后来又成为美军在二战时的一个海军基地,
一个多世纪以来,几多风雨,
造就了现在这个充满风韵与陈年旧事的样子,
遗憾的是,在历次旧城改造中,
这个城市最具有辨识度,
也最能让许多外来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永久的成了回忆。
还有许多美好,在将来或许也将被遗失,
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笔直的街道,
毫无特色的现代雕塑以及那已经不再天然的海岸线。
我的路线,从火车站开始,
徒步穿越青岛老城区,到达信号山迎宾馆,
漫步老城区,品味青岛的前生今世。
青岛火车站候车大楼本身就是一座带有文艺复兴气息风格的建筑。
火车站广场东南方向有座带有塔楼和外走廊的两层楼房,
是车站旅馆旧址。
沿着中山路往北走
天主教堂(圣尼厄尔教堂)于1932年动工,1934年完成。
由德国建筑是毕娄哈主持完成,
是青岛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以往,圣尼厄尔教堂几乎是青岛地标建筑,而现在则是新人拍婚纱照的必选之地。
我也上张片片吧,不知影不影响景色 
红屋顶,金黄色的墙,每家的墙头都种着红色的蔷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看门的小狗,懒懒的在门口趴着,
窗外挂着的鸟笼子,洋溢着青岛人闲暇时间的娱乐小爱好
[attachment=1680623]
喜欢这样的小路,美丽,幽静,
黑色的铁门,很欧版吧
有些破旧的街道,仍散发着青岛所独有的魅力,
[
猛然回头,或许你就与某些名人的故居擦肩而过了,
似是繁华不在,然而这里仍有着青岛老居民的平实生活
从半掩着的窗户里,飘出许多闲散的声音来.........
这是一条很有风韵的路,寂静、美丽,隐蔽、朴实,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因山势的原因,所有的街道上都有高高的台阶,
走起来实在有些费力,
这也许就是真实的青岛吧,
必须慢慢体会,花些时间,费些力气,
才能看到她最具韵味的独特之处。
青岛的老房子顺山势而建,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
屋顶是一色的红瓦,
房子建造无一雷同,无一平顶。
无一不透露着沉稳、倔强、浪漫和洋气。
沿着观象山蜿蜒起伏,
[attachment=1680538]
观象路有德占时期的望火楼,观象山曾被当做观青岛夜景最好的地方。
伴着绿树,修竹,草坡,老砖墙,石台阶,红屋顶错落陈列。
百年老集市,黄岛路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腐朽的标志,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了, 那这座城市还有什么记忆可言呢
这条街的石板路,
德国总督官邸旧址(迎宾馆)
是一座典型的花园式欧洲古堡建筑,
毛主席居住过的地方
八大关,把公园和庭院相结合在一起,
十字马路两侧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雪松,四季常青。
稀罕这样的街。
花石楼是八大关最著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
它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既有希腊罗马的神韵又有哥特的建筑特点。
站在花石楼,瞭望海堤,心情畅快,
相传蒋介石在这里避过难。
第二海水浴场的木栈道,迎着小雨,别有一番风味。
由于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的老建筑没有走到,
虽然有些遗憾,但旅途中的遗憾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它为下一次的旅行埋下了伏笔,
它告诉自己这里一定还要再来,
带着不同的心境再来一次。
青岛
一座带着欧陆的优雅、带着历史的刻度的城,
动静相宜,喜忧参半。
漫步在青岛的老城区,会给你带来一种古典美,
让你品味着青岛的前生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