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旅游|长岛一日游|蓬莱一日游|蓬莱旅行社|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烟台一日游|威海旅游|青岛旅游长岛旅游攻略|山东蓬莱旅游|山东长岛旅游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驴友自驾游
导游天地
景点图库
蓬莱旅游
当地特产
齐鲁风光
旅游常识
旅游动态
旅行社之家
驴友自驾游
蓬莱长岛旅游攻略
电话:13705357172
联系人:张经理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
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 驴友自驾游
长岛名称由来 长岛旅游
发布人: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06-22 点击:2302次
 长岛县以驻地长山岛而名。
  长岛区域古为莱夷之地。据考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各大岛屿,商周时期文物有大量出土。但因史无明载,当时的地名已无从考证。据传,长岛境地曾称“海上”,确否尚待考。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之术,曾登临今蓬莱地,遥拜海中仙山。据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昔汉武帝于此(蓬莱)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指蓬莱城)以为名。”此处所载“蓬莱山”,是否指今长山诸岛,尚缺少确凿材料佐证。
  自唐代以后,志书中对长岛区域的记载渐增,各岛屿名称亦相继出现。据《旧唐书》东夷、高丽列传记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命莱州刺史李道裕运粮及器械储于乌湖岛,将欲大举以伐高丽。”又据《太平寰宇记》第二十卷记载:“乌湖戍在县(蓬莱县)北海中二百六十里,置乌湖岛上,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为伐东夷当要道,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废。”“大谢戍在县(蓬莱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百二十步,亦唐太宗征高丽时与乌湖戍同时置。”大谢戍,以大谢岛而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大谢岛在山东蓬莱县东北三十里海中,唐贞观中击高丽,置大谢戍于此。”又据《登州府志》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带兵自东莱(今掖县)渡海东征,五月间路经驼基岛,在岛上刻石留记。”据清《满州源流考》引《宋会要辑稿》记载:“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五月,臣僚言登州与渤海相望,熙宁中巡检,每季下驼基岛驻留,以驼基石为界。自北朝通好,不曾根理,深虑渤海相近作过,则驼基寨孤立。乞以末岛、乌呼岛为界,并钦岛,置卓望兵令戍守,往来巡逻。”由此可见,驼基、末岛、乌湖岛、大谢岛、钦岛均为唐代地名。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页标注:大谢岛即今长山岛,末岛即今小钦岛,乌湖岛即今隍城岛,钦岛时指大钦岛,驼基岛即今砣矶岛。但同时《中国历史地图集》又标注今砣矶岛为龟岛,今大钦岛为歆岛,是否龟岛为鼍岛的误写,歆岛为钦岛的音转,抑或两种名称并存,尚待进一步考证。
  至宋朝,关于沙门岛的记载颇多。同时,长山诸岛的名称,见诸于文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沙门岛,在县(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山东通志》记载:“宋建隆三年(公元692年),索内外军不律者配沙门岛。”“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女贞国遣使献名马,蠲登州沙门岛民税,令专治船渡马。”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沙门、鼍矶二寨并。”元《齐乘》记载:“沙门岛,在登州北海中九十里,上置巡检司。海艘来者皆望此岛为表征,其相联属则有鼍矶、牵牛(今车由岛)、大竹、小竹诸岛。”据苏轼《北海十二石记》记载:“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宋置刀鱼巡检,水兵三百戍沙门岛。备御契丹,仲夏居鼍矾岛,秋冬还南岸”。又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山东都指挥使司奏,沙门岛守备仅七百余人,难以防御。诏以七百人益之。后移戍内地,岛无居人,今遂为墟,寨至明中叶亦废。”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沙门岛自宋代起在长岛诸岛中居重要位置。它既是海防重地,又是海运要道。同时还是一个犯人流放地。但对古沙门岛指的是哪个岛屿,志书中记载不一,对“沙门”是什么意思,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沙门是梵文Syamana音译之略,意译为“息心”或“勤息”,表示勤修善法、息灭恶法之意;另一说,沙门为海运屯站之地。据沙门岛的历史地位推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抑或是原意为其中一说,另一说则属巧合。有关沙门岛的所指的记载也颇多。据《山东通志》记载:“沙门岛在城(蓬莱城)西北六十里海中,凡海舟渡辽者必泊此以避风,上有龙女庙,俗呼庙岛。”又载:“城西北六十里今庙岛,为古沙门岛。”另据《登州府志》、《蓬莱县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亦记古沙门岛为今庙岛。但清吴承志所纂《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中对沙门岛的所指载有异义:“庙岛西南二十里,即旧沙门岛,今大黑山。”“沙门为海运屯站之地。”“旧寨本置在东,元移于此。”“《舆国要览》海道图,登州东北、刘家沟北绘列岛形,称作沙门,此后徙之沙门。《水道提纲》云:长山岛之东曰沙门岛,在府城(登州府)东北、湾子口之北,即此沙门。《海国闻见录》沿海图作沙磨。《中外一统舆图》别作磨。”“长山为大岛,南尾去城(蓬莱城)三十里。中径逾倍,朱沙门当即此。《方舆纪要》引旧志云:沙门岛西北七十里为鼍矶岛……(沙门岛)非元明所徙之两沙门。《乾隆一统志》亦目此岛为沙门,缀在庙岛东北,其南所直海岸之山为田横。”“大谢戍去县(蓬莱县)三十里,与宋沙门实是一岛。”分析上述吴承志所纂《考卖》中的记载,可以得出四点结论:一是宋代所指沙门岛为今长山岛;二是大黑山岛在元代曾称沙门岛;三是至明代将今大竹山、小竹山、车由岛等称作沙门岛;四是沙门岛作为海运屯站之地随着海道的变迁而几经迁徙。对比以上两种关于古沙门岛所指的记载,认定古沙门岛即今庙岛的说法虽比较肯定、普遍,但根据并不充分;而“宋之沙门岛当即长山岛”的说法却有一定道理:首先,长山岛为大岛,且是诸岛中距离大陆(蓬莱)最近的岛,无论是作为海运屯站之地,或是作为戍守海疆的边寨之地,还是作为囚禁流放犯人之地,均较其它各岛条件为好;并且长山岛作为唐大谢戍的所在地,要建立岛寨亦有一定基础。而庙岛为一小岛,且多山少平地,以宋初的社会条件,要建立能囚禁三百人的岛寨是不容易的,更不要说兼具戍边和海运屯站的职能了。其次,按《太平寰宇记》记载:“沙门岛在县(蓬莱县)北海中五十里”,实指蓬莱县城距沙门岛寨里数。依此推论,寨地当位于今长山岛中部偏北,即唐代所建土城之处,抑或是大谢戍所在地。而若将此里数移至庙岛,则不及岛南端。然而,沙门岛也并不是专指长山岛。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朝庭下令免除沙门岛民间税收,只负担造船运马的任务,显然不能专令长山一岛免税造船;宋置刀渔巡检,水兵三百戍沙门,备御契丹,仲夏居砣矶,秋冬还南岸。此处所戍沙门,当亦不是专守长山一岛;苏轼登蓬莱丹崖仙阁北望海中,“目力所及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而实际目力所及者除砣矶、牵牛、大竹、小竹外,还应有南、北长山、庙岛和大、小黑山。再者,夕元将大黑山岛称为沙门,明又将大竹、小竹、车由(牵牛)称为沙门。这些都说明沙门岛实是泛指。根据苏轼《北海十二石》所记推论,应是泛指今南、北长山、庙岛、大、小黑山等岛,或可谓之为长岛南部诸岛的统称,而寨地则设在长山岛。如果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理解,沙门岛亦可作为整个长岛诸岛的统称(以上推论是否正确,尚需进一步考证)。在宋代,除新出现的大竹、小竹、牵牛等岛屿名称外,其它各岛的名称与唐代基本相同。仅大谢岛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宋代页上标为大谢戍。
  元代,海运业兴起,长岛诸岛成为海上枢纽。据《山东通志》记载:“元人又于此通海运,设监置戍,则沙门岛诚要地也”。《续登州府志》记载:“元人通海运,于沙门岛设监置戍,其时与城北为二社。”此时,沙门岛确已成为海运屯站之地,日趋繁荣。据《齐乘》记载:“朝庭为加强海运管理,在沙门岛设立沙门岛巡检司,有弓兵二十四人,墩兵六人。”“海艘来者,皆望比岛为表征。”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元代页标注,除乌湖岛时称乌湖戍外,其余各岛的名称与宋代相同。
  至明朝,长岛诸岛的名称有了进一步发展。据吴承志《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记载:“长山名亦出于明。”“《中外一统舆图》标注,两沙门相去约百里,中间隔长山。”《读史方舆纪要》载:“长山岛在府(登州府)北三十里海中,东西长四十余里。”《乾隆一统志》记载:长山岛“在蓬莱县北三十里,东西长三十里,若马鬣然……明时曾命军士屯田,岛形斜长。”《登州府志》记载:“长山岛,在城(蓬莱城)北四十里海中,东西长三十余里,若马鬣然,岛分南北,两山相距五里,中通一路,广二十余丈,皆珠矶石,名玉石街,两旁水深,石测山产鹿,明时营军屯田于此,有南北二城,遗址尚存。”从以上记载可见,长山岛,以长山(山长三十余里)而名岛。《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朝页标注:今南、北隍城岛统称皇城岛,今大、小黑山岛统称黑山岛,今南、北长山岛统称长山岛。在明代,长岛南部诸岛仍统称沙门岛。据《登州府志》记载:“明正德十年(1515年),倭焚沙门岛及大竹、砣矶诸岛,火光彻南岸。”“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倭焚沙门岛,沿海戒严。”“永乐元年(1403年),总兵陈碹领船运粮饷至辽,返于沙门岛击倭。”
  进入清代,长岛诸岛的名称已基本定型。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庙岛、砣矶岛、黄城三岛实为登莱门户,黄城列于首要,唐时已然。”《水道提纲》记载:“旅顺海口南过海至北黄城岛,仅百余里。”又载:“蓬莱阁在府西北,北有庙岛,西北曰大、小黑山岛,东曰长山岛,又北曰候鸡岛、高山岛,又北曰鼍矶岛”。《乾隆一统志》记载:“南隍城岛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朝页标注,长岛诸岛有北隍城岛、南隍城岛、小钦岛、大钦岛、砣矶岛、高山岛、候鸡岛、小竹岛、大竹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长山岛。此时,因庙岛上所建“显应宫”庙在沿海一带知名度很高,故统称长岛诸岛为庙列岛。据英国人金约翰所编《海道图说》记载:“庙列岛最大者为长山岛”。
  民国时期,长岛诸岛的统称除有庙列岛外,还有庙群岛、长山八岛、长山列岛、眉山列岛等,亦有以治所驻地而直呼长山岛。据《蓬莱县地理志》记载:“蓬莱县所属岛屿共十四岛,名目庙群岛。有居民者九,为长山岛、庙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鼍矶岛之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无居民者五,为大竹山岛、小竹山岛、纱帽岛(一作沙磨岛、亦称牵牛岛)、候矶岛、高山岛。光绪前南隍城岛尚无居民,只八岛有居民,故俗称长山八岛,向属蓬莱县管辖,隶城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庙岛,在山东蓬莱县北。今通称附近岛屿为庙群岛,亦谓之眉山列岛。”据长山八岛民政局绘制《渤海长山八岛略图》标注,时(1930年)长山岛已分别称为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
  1945年,长岛第一次解放,建立长山岛特区。1947年,国民党进占长山岛,设长山八岛区署;1948年,先后改称长山八岛设治局和东莱群岛设治局。1949年,长岛第二次解放,恢复长山岛特区。
  1956年,以特区行政区域建立长岛县;1958年,蓬、黄、长三县合一,长岛为公社;1962年撤长岛公社建长岛区;1963年恢复长岛县至今。
搜索关键字: 蓬莱旅游| 长岛一日游| 蓬莱一日游| 蓬莱旅行社| 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 烟台一日游| 威海旅游| 青岛旅游
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E-mail:plwaly@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鲁ICP备13005307号
旅游热线:137053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