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海参】海中珍品得不易
仙境何处求,长岛海中留。美丽的海上仙山长岛因其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而闻名于世。而作为长岛特产,海八珍之首的长岛海参,更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可多得的“舌尖上的恩赐”。
海参本身分为刺参、黄褐参、茄参等多个品种,其中刺参最为珍贵,长岛海参则是其中的上上品。它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多,所含活性成分较高,特别是具有四抗作用的刺参粘多糖含量远高于其他海参。
自古以来,长岛海参在饮食界便享有极高的声誉。清代才子纪晓岚在《长岛海参馆记》中写道:“海参如阶,亦有品级,自秦汉始,长岛产参屡为历朝贡品,谓之上品,民间鲜得一尝。”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更是专门写下《咏长岛海参》一诗:“预使井汤洗,迟才入鼎铛。禁犹宽北海,馔可佐南烹。莫辨虫鱼族,休疑草木名。但将滋味补,勿药养余生。”此诗表达了吴伟业对长岛海参的赞许和偏爱。
对我来说,一提起长岛海参,又多了一份睹物思人的复杂情感,想起了我非常尊重的刘鹰教授。刘教授是父亲的同事,和父亲一样都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具体的指导项目之一就是长岛海参的养殖。和他聊天,他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尤其是长岛海参,他时常挂在嘴边。记得他介绍过,长岛海参出产于黄、渤海分界线,两海交界水源独特,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海参独具美味。再加上长岛海域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特别适于海参成长,可以说是海参养殖的天堂。
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长岛海参对海区生长环境要求特别高,养殖难度大,对于外来的细菌和病菌十分敏感。海参属于棘皮动物,身体结构简单,常常因疾病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养殖者发现。用刘教授的话说:“一不哭,二不闹,等发现表皮上有了异常,海参也往往已经互相传染,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几乎所有长岛人都知道养殖海参风险大、成本高,不敢轻易涉及,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岛海参的发展。
近年来,在以刘教授为代表的海洋科学家的持续攻关下,极大地提高了水质监测的水平,优化了养殖模式,降低了养殖海参的风险,提升了海参产量,让长岛海参这道美食从“旧时王谢桌上宴”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不易,或许只有像刘教授这样为此殚精竭虑的专家才知道。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好多次父亲下班回到家中说:“刚才看见刘教授又在实验室里愁眉不展的,估计项目又到了攻坚阶段,今晚刘教授又要通宵达旦了。”
至今,每逢佳节或者是婚宴之时,席间端上海参,尤其是长岛海参,我便格外兴奋。不仅为自己又有口福可享而感到满足,更为让长岛海参誉满天下而默默付出的人真心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