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列岛凡有居民的岛屿,可谓岛岛有庙宇,海岛的庙宇之多是其它地方所不能比拟的,清朝兴盛时期,香火甚旺。像石佛寺、铁佛寺、会海寺、朝海寺、三关庙、关帝庙、龙王庙、鱼王庙、山神庙、土地庙等比比皆是。最出名的如庙岛的娘娘庙(妈祖庙)更受海上各地船只和渔民的尊奉,自宋宣和四年建庙以来,历经元、明、清代的扩建、修葺和帝王的加封,海神娘娘在沿海一带可谓无人不晓,不但北方沿海船只来进香朝圣,福建、江浙一带的船只也专程参拜,知名度越来越高。最盛时,长岛庙宇多达120多处,有的地方因庙而名,像南长山的寺后村,庙岛和庙岛村,黑山的庙山。如今人们仍能从一些残留和传说来探讨当年的庙宇兴衰,如砣矶岛井口村的庙群,至今仍留有一棵大百果树,后口村人们一直还传颂着鱼王庙建庙的传说,印证着长山列岛庙宇的历史和沧桑。
兴庙建祠,香火不断是历代兴盛时期的一种迹象,从黑山庙宇的建设规模、规格和布局即可见当年之兴盛。虽没有像“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景象,但亦可想象出其盛况。大黑山的庙宇不但多,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只是在解放前中国军阀混战时期日见败落。解放初期,也就是我小时候,还记得那几处残存的庙宇,像北庄正南的小南山(后因庙而叫庙山)顶,现在也记不起叫什么庙(后来问及当年在北庄看庙的王姓后人,说那是一座阎王庙,庙内是泥塑的阎王和小鬼),五十年代初就神像残破,屋漏墙塌;大浩村西北山坡的山神庙亦破损严重,早已失去往日的盛况,到了文化大革命时就被拆除了。最有影响的算是北庄的三官庙了,庙居村东,依山、傍海、前临小河,正置北庄古遗址前怀(黑山古遗址位于北庄村北,烽台山南麓的小北山坡,面积为2800平方米,是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期的村落遗址,曾被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称之为“东半坡”)。
我家离“三官庙”仅有百米之遥,从家里出门向斜东北走,即到了庙的广场,庙前建有广场这是很多庙宇不多见的,广场西连村庄,东临大海,从砌筑高2-3米的石崖沿台阶下去不远即是海岸与沙滩。广场不大,约有一个兰球场大小,广场北即庙院的前墙,分东西两个门,因庙是依山而建,需拾阶而上,庙院内又分两层,前层主要是一块园地,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上层则是庙群。庙群自西向东依次是三官庙、药王庙(内塑有十大名医)、娘娘庙、关帝庙(释迦牟尼庙),在东北角建有龙王庙。除墙内的庙宇外,墙东外面还建有土地庙。庙群占地0.7公顷。庙内诸神全部为彩色泥塑,据传北庄的庙宇是很灵验的,历史兴盛时曾有不小外地香客进岛上香求拜。庙内常年香火不断,并有一王姓人家住在庙里西厢房,专门管理庙宇。解放前,东北海军(奉系)海防第二舰队和陆战队进驻长山列岛时期,上将司令沈鸿烈在岛内兴办学堂,开始把庙内部分闲屋辟为教室,在庙内招生小学生上学。
解放后,政府把北庄的庙宇定为黑山小学校址,逐渐把一些神像推倒,庙堂成为教室。记得我上小学时,仅存龙王庙内还有神像,有时我们也常到庙前观看玩耍。有一天,我们上劳动课,是校长上课,校长进了教室,学生问今天上什么劳动课,校长似乎没有什么准备,想了想就说,你们把教室前的照壁拆了吧。我们教室前就是三官殿,是最大的一处庙室,当时是复班即两个年级同室。校长的一句话,这大殿前的照壁就拆掉了。
后来随着学校的扩大和旧庙房的破损,原来的庙已逐渐拆除重新建教室了,但至今大殿前的一棵百果树,仍保留着,虽然这棵几百年的古树看上去形同枯木,仅在夏季偶有几枝还长出绿叶,却无声地告诉人们,它就是历史的见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