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被网友评为最有情怀的一封辞职信,其中寄托的情怀不言而喻。
很多人都有环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大部分人却没有环游世界的时间,有钱没闲,有闲没钱,这就是目前国民旅游休闲的现实!
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再一次提出:落实带薪休假政策,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十年前,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旅游形态仍然是中国式旅游休闲的主流。那时候旅游者的旅游心理、休闲行为和消费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构建。再加上,国民收入的水平还比较低,而旅游休闲时间很悠闲,以至于跟团游的诱惑更大。除去周末,我们全年假日只有19天,而能抓住的长假只有春节和“十一”,而“十一”黄金周期间,旅行团价格飞涨,无论哪个旅游目的地都人山人海,旅游体验实在不怎么样!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了迎接大众旅游的时代!跟团游不再是唯一主流形式,家庭游、自由行、自驾游等成为旅游休闲常态,似乎国民旅游休闲的意识和状态较十年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现实依旧很骨感!身为普通老百姓,我们的那点儿钱和闲,究竟怎么玩才能深刻体会到休闲二字,才能体会旅行带来的幸福感?
试想如果给你5-15天的带薪休假,你的旅行还会和现在一样吗?最起码,你可以选择错峰出游,从而降低部分旅游费用;最起码休闲方式可以选择,最起码你的消费会更理性!
在中国过往的成长记忆中,旅行让世界触手可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进而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生活的追求,更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一次次被政府提及,以及2.5天休假的建议,旅游的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更加具有多样性。尤其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带薪休假,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让国民有更多的闲和钱行走在路上,丰富我们的人生!
在《纲要》中,将国民旅游休闲上升为一种权利,并强调国民旅游休闲意识的提升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提出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提高国民旅游休闲消费能力、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场所与设施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让旅游惠及民生,让人们都能够真正享受得起旅游休闲!
在景区人满为患、危情频发的黄金周,带薪休假顺理成章成为救命稻草,公众可以在方便的时间错峰旅游,随心而动。
可以说,带薪休假是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核心,尽管《纲要》中还提出,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在2020年基本得到落实,但依然需要指出的是,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并非只是为了旅游休假。落实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需要只争朝夕,不能让劳动者等待太久。
在欧美国家,用人单位如果对带薪休假贯彻不力将付出沉重代价。而在我国,由于劳动者维权成本较高,对违规用人单位缺乏处罚细则,不少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仍被无情剥夺。要把沉甸甸的带薪休假民意变成现实,除了法律保证、营造舆论氛围以外,执法部门强势维权与加强工会建设,也是重要路径。
有人要说了,休个带薪假真的那么难吗?要化解职工带薪休假落实难的尴尬,需要劳动者自己争取,更需要法律制度撑腰。职能部门一方面要把相关法律法规广而告之,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知晓带薪休假权利;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到一线查处违规用人单位,并认真落实劳动者投诉;同时还要提高工会的地位,由工会代表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全面谈判劳动者权利待遇,早日兑现劳动者的带薪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