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稍受我国传统文化浸润的人来说,不管是否曾经亲临,大概都会知道历史文化名城蓬莱有座名闻天下的蓬莱阁。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在任登州(今蓬莱)知军政事期间寄情山海,与民同乐,在蓬莱阁上目睹海市奇景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享誉后世的《海市诗》。应该说,正是这篇佳作为临海而立的这座楼阁赋予了灵魂,延续了它的生命,使其在饱经了历史风雨的冲刷后仍能以天下名楼的姿态耸立如昔,成为了一处令人神往的胜景。
要说起来,我对于名满天下的蓬莱阁,算得上是心仪已久的了。多年以来,我一直在为之惊奇,为之赞叹:一首短短的《海市诗》竟然为蓬莱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蓬莱阁多次废而复兴,成为了一座堪与江南三大名楼媲美的人文底蕴丰厚的天下名楼。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千百年来因苏轼的名诗而声誉卓著的蓬莱阁,在某种意义上已是高风亮节的苏公的化身,凡是景仰一代文宗苏东坡的人,谁不向往到蓬莱阁一睹其卓绝景观和精神风姿呢?今春,当我终于有机会置身于造型古朴的蓬莱阁之上时,我分明感受到了有一股千年来回荡其间的和风扑入怀抱,使人心旷神怡,陶然欲醉。
登斯楼,览斯景,自然使人油然想起与蓬莱阁有着密切关系的东坡居士苏轼。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北宋名臣苏轼的道德文章犹如一块丰碑,巍然耸立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然而,正应了那句“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的古话,苏轼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却是一个名满天下而又屡遭诬谤的有争议人物。让人敬佩的是,正道直行的苏轼没有被满朝流言蜚语所压倒,他不消沉,不退缩,一如既往地以体国恤民的胸怀察访民生疾苦,为民兴利除弊,终于经受住了无情的历史的考验,留得功荣政绩在,留得民心民意在,留得锦绣文章在,留得精神美德在,成为了一个足以仪范后人的光辉典型,使一代代仁人志士从他身上受到启发和激励。登临蓬莱阁,人们在仰慕苏公风采的同时,往往会情不自禁的背诵起他的千古绝唱《海市诗》,就连苏公与民同乐、勤政爱民的形象似乎也被投射到蓬莱阁上,使蓬莱阁隐隐然也被赋予了和风长存的性格。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苏轼在登州知军州事任上仅有5天,但就是在这短促之极的任期里,苏轼却以勤政务实的作风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视察海防,为民请命,还两登蓬莱阁,以过人的精力和天纵的才情留下了《海市诗》、《望海》、《海上书怀》等诗文佳作。“与民同乐”是封建社会里一般清官廉吏所共有的政治理想,苏轼也不例外。他在登州的短暂任期内,接连给朝廷上了两道关乎社稷民生的奏文。一道是《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登州在国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百年来的防卫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一片太平中潜伏着危机,建议朝廷加强蓬莱的海防措施,固定驻军,教习水军,显示了苏轼的政治敏感性,为不久后发生的边患提前做好了准备。另一道奏文则是《乞罢登莱榷盐状》,为近海的蓬莱人民争得了不食官盐的优惠。
俗话说,人不可一日无盐。古今中外,食盐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在苏轼来登州之前,当地百姓虽临海而居,晒盐极便,但朝廷有令不得自食其盐,必须食用价钱极高的官盐。这种守着自己的天然盐仓不能食用,反而还要掏钱买盐吃的制度,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很大负担,普通百姓人家买不起盐,只好少吃盐或不吃盐。长期以来,百姓身体缺盐缺碘,身体虚弱患病,给社会增加了明显的不和谐因素。这一制度的弊端被体恤民情的苏轼敏锐发现,于是立即以地方官的满怀责任感上书朝廷,要求免除登州的榷盐制度,依旧令灶户直接把食盐直接低价卖给百姓,官家按出售量收税即可。他上书的奏章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因此当地百姓非常感激苏轼,在蓬莱阁附近修建了苏公祠,祠内供奉着苏轼的画像,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佳话。政务之余,苏轼还以一颗诗心接受着大自然的启迪,为当地的海市蜃楼美景而陶醉,挥毫写下了《海市诗》那“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的瑰丽诗句,为蓬莱阁和当地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民为本的苏轼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蓬莱人民的衷心爱戴,人们为他能给蓬莱阁这样的胜景留下了《海市诗》这样的千古名篇而引以为豪。蓬莱阁上的和风回荡了千年,蓬莱阁早已成为一处追怀先贤、勉育今人的人文景观,那至今仍吹拂在这座历史名楼上的阵阵和风更是引得置身楼上的我浮想联翩。我忽然明白,自己以前之所以心仪蓬莱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不可磨灭的形象,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光风霁月的胸怀,因为它升华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境界,更因为它张扬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
呵,和风常满蓬莱阁,和风常满新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