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人: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3-25 点击:1659次 |
|
|
|
蓬莱市区画河西岸,戚继光“母子节孝”牌坊东南侧,有一座西方教堂式建筑,这就是我国最早兴建的基督教堂之一,又称画河基督教堂。
清咸丰十一年(1861),美国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与花雅各来到登州(今蓬莱),创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也是华北第一个)基督新教教会———登州浸信会,并于北街观音堂建立教堂。清同治十一年(1872),美国南部浸信会的传教士高第丕夫妇捐款3000元,建起一座教堂,时称“登州圣会堂”,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
保存至今的教堂坐北朝南,教堂的主体是传统中国硬山式屋顶,阴阳瓦覆顶。腰线以下为当地产的石头砌成,上面刷白灰墙。从南面看,东面第一间是门,也是教堂的安全通道,西面是三个高大的窗户,青砖做框,上面起拱。北面看,东面一门一窗,西面一门一窗,中间也有一窗,做法与南侧同。大门位于西侧中间,两侧各有一个窗户,大门所在的位置及门厅为钟楼,从外面看是三层,门的上方墙上镶嵌有一块汉白玉长方形石块,上面从右向左镌刻着楷书繁体“圣会堂”三个大字。里面看是两层,进门右侧有楼梯可以上二层,楼梯下面是一个带门的储物间,上了十三级台阶,二楼地面铺实木板材,上方6米左右高度有一木梁,上面曾悬挂一口铜钟,当时整个小县城都能听到此钟洪亮悠扬的声音。进门前方墙壁上镶嵌有“高师母纪念碑”,碑上记载着高第丕夫人的生平事迹。两侧各有一个门通往礼堂,右侧供男信徒通行,左侧供女信徒通行。
大门偏西北侧有一块石碑,高约两米多,上面略细,顶部为四面斜面。西面阴刻楷书“大美国女教士慕拉第遗爱碑”,右上题“主降世一千九百十五年”,左下落款为“登州浸信公会纪念”。这块完好无损的石碑系1988年复堂时,从附近农家的猪圈里发现并搬回来复原的。
此基督教圣会堂涉及到三个关键人物,前两位便是创建者高第丕夫妇。高第丕1821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州,16岁时受洗,后来在教会资助下上了大学。当地教会成员每个星期天都拿出自家的鸡蛋和牛奶义卖,筹资供高第丕上大学,这使他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传教的决心。1850年,29岁的高第丕作为宣教士,受美南浸信会差遣前往上海。离开美国之前,他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女子,两人不到一个月便结了婚,一起前往上海。1852年到1863年,高第丕夫妇在上海传道,此后转到山东登州继续传道。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在中国生活了50年的高第丕夫妇回到了美国,住在高第丕夫人的老家,两年后高第丕去世,享年81岁。第二年,高第丕夫人又回到了山东,继续在福音教会事奉,直到1909年去世。高第丕夫妇在华半个世纪,传教之外,专心研究汉语,成果显著。两人不仅能说中文,能说上海话以及山东话,还用中文出版过不少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和其他书籍。1855年高第丕出版了《上海土音字写法》,彼时还没有“上海方言”一词,上海话被称为“上海土音”,该书用注音的方法教人们学说上海话,开创方言注音之先河。1866年高第丕的夫人还出版过一本《造洋饭书》,这可能是现存第一部由外国人用汉语撰写的西餐食谱。美食家沈宏非曾撰文介绍过这本书,称这本书“既是高家的私人食谱,更是一种‘饮食语言学’著作”。书中将“布丁”(Pudding)译为“朴定”,“咖喱”(Curry)译为“噶唎”,“甜甜圈”(Doughnuts)译为“托纳炽”,“咖啡”(Coffee)译为“磕肥”等,与现代译法相互映照,给人一种历史感。
另一位关键人物则是慕拉第女士。先后在蓬莱基督教堂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中,以慕拉第女士在国际宗教界的影响最大。她是美国基督教组织派往国外的第一个女性传教士。她于清同治十三年到登州,协助高第丕牧师从事教务活动,长达38年,终身未嫁,1912年死于驶往日本神户的船上。她的一生教绩卓越,每年圣诞节,美国浸信会都以她的名义发起宗教募捐。高第丕夫人、慕拉第及狄考文夫人狄邦就烈,被美国学者尊称为“基督教传教士在登州的三位女伟人”,誉之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典范。
礼堂主厅为砖木结构,平顶,屋内层高将近4米,地面铺实木地板,四面墙角四级台阶式石膏线条装饰,五个提拉式圆拱窗。厅内可容纳二百多人。大厅东侧为传道所用的圣台,坐东面西,一级台阶上去,台面上铺木板。圣台后墙正中悬挂“神爱世人”四个大字。圣台上的木板可以掀开,木板下面是四根方木横梁,横梁下面是青石砌的浸洗池,宽3米,进深2.2米,深1米左右。池子的南北两头各有三级台阶下去,池底有两个下水口,以便把池子里的水放掉。据介绍,这是目前烟台保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浸洗池。圣台南北两侧各有一间屋子,北侧为祷告室和更衣室,南侧的则是通往南院的小门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