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落后的生产力、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渔家特别迷信,也有许多忌讳。渔民的生产和生活上的言行十分谨慎,多说“彩头话”,禁忌不吉利的语言。忌说“翻”和“扣”,意在怕船在海里翻扣过来。要表达它们的意思则说“划”字,常用“划身”,“划过来”。渔船上的帆,因与“翻”同音,所以也不叫“帆”,而称为“蓬”。渔船卸完鱼,不能说“卸完了”、“没有了”,而要说“满了”。捕鱼时,鱼网全部撒到海里后,不能说“网下完了”,而要说“丈杆子(风网头上的木叉子)朝前喽,一网两船了”或者说“满了”“这网起了”。在海上见到鲸鱼,不能直呼其名,用手指点,而应尊称为“老兆”“老人家”或"财神爷爷“,即使鲸鱼碰到网上或在船边游窜,也不能出口不逊或稍有伤害。而要做祷告,祈求财神爷保佑丰收发财。敲锣放鞭炮,往海里撒米面,敬送它离开。因为,鲸鱼为了寻猎食物,常跟踪鱼群,渔民可根据它的活动范围找到鱼群,所以把它奉为不可冒犯的神物。
渔民在行船中,禁止唱情歌,吹口哨,不能将手背在身后,表现出一种心不在焉,思想松弛的举动。“背”和“顺”相悖。渔民出海,希望一帆风顺,时时事事顺心如愿。“背”意味着违背意愿,运气不佳,发财无望。背手还有“打背网”之说。在船上行走,脚步要轻,禁忌跑跳嬉闹。吃饭时,不能把筷子放在碗上。这和海难中,渔船免桅相似。(渔船遇到特大风浪,无力抗争时,只好放倒桅杆,倒拖铁锚,随风漂流,听天由命。俗称“下涝子”)渔家的锅、碗、盆、勺不能扣放,意有翻船之兆。人不准坐在大柱子(船体竖立的木桩)和船头上,这有不敬之意和不祥之兆。平日里,忌讳老婆(妇女)跨船、跨鱼网、鱼具。因为老婆的“婆”字同“破”字同音。
现在,许多忌讳已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