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法院成立于1965年3月,现有干警31人,其中法官14人。近年来,长岛法院坚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大力发扬以“服务大局、心系群众、公平公正、担当奉献”为核心的“海岛精神”,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和队伍建设工作,连续15年无干警违法违纪记录,为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多次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基层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工作先进单位”;被长岛县委县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建设长岛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把胸怀大局作为“海岛精神”的魂,在依法履职中服务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是长岛县委政府立足海岛实际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长岛法院把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作为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建设平安海岛上集中发力。坚持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让民众行有所止,助力“平安长岛”建设。对刑事犯罪保持高压态势,近3年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77件,判处罪犯108人,全部服判,无上诉案件。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黄赌毒”犯罪和食品安全犯罪,有效震慑犯罪分子,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举办普法讲座14场次,受教育2800人次,引导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在促进海岛发展上集中发力。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为全岛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提供司法保障。特别是在处置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事业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时,积极介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司法建议,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如在审理砣矶镇8个渔村近1.2亿元不良金融债权转让案件中,积极与政府、金融有关部门及镇村密切配合,严格处置程序的规范性、合法性,既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又使全镇渔村甩掉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在西海岸观光带及环岛慢行道、海底电缆、城中村旧城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助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疏导化解工作,保障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把心系群众作为“海岛精神”的本,在司法为民中增强群众获得感。高度关注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着力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权益保障更加到位、司法服务更加贴心。
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让群众感到司法服务零距离。加强立案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将“立案信访窗口”、“立案调解室”作为服务型法院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健全完善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实行立案、缴费、保全“一条龙”服务。构建“一岛一站”“一村一室”便民诉讼服务网络,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小岛渔村设立便民工作站、法官工作室,法官上门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司法调研,“面对面”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完善多元化解纠纷、诉前调解、立案调解等机制,推动诉调对接。近3年诉前调解案件28件,达成调解协议22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对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判、快执。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对涉弱势群体案件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缓交,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强化民生案件审判执行,让群众感到合法权益有保障。强化民事案件调解,构建“说理式”“菜单式”“互利型”调解工作机制,将调解工作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庭前庭中庭后、一审再审申诉全过程,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近3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80件,调撤率达90%。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根据海岛特点探索“执行110”机动执行模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申请人提供被执行人住处或财产下落的,随时接听举报电话、即时出警。完善执行联动和执行威慑机制,先后对2名被执行人限制出境,对1人限制高消费,媒体曝光12人。近3年来共执结案件170余件,执结标的额7180万元。
把公平正义作为“海岛精神”的根,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司法公信力。坚持从规范审判管理,深化司法公开入手,确保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得到实现,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认可信赖司法。
规范管理保公信。实现审判管理扁平化,打破传统庭室界限,建立以法官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结构,实行主审法官和书记员“1+1”模式,进一步调动一线法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审判管理制度化,修订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管理规范》、《违反审限规定办案责任追究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卡实工作责任,确保审判管理有章有法。实现审判管理精细化,严格案件质量和审判绩效评查,建立季度调度会制度,每季度对全院工作进行调度、点评、通报,增强管理实效性,推动工作落实。
阳光司法促公信。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确保审判流程、执行信息、生效裁判文书全部网上公开。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公众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司法公开,开通长岛法院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号和短信服务平台,实现司法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扩大司法民主,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新选任人民陪审员20名,与法官比例达到1.42:1,一审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达100%。
把奉献担当作为“海岛精神”的魄,在干事干净中展现队伍新形象。深入推进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建设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法官队伍,确保“海岛精神”在每一个长岛法院人心中生根发芽。
用钢班子带出铁队伍。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党组建设的意见》,率先垂范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都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秉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管理理念,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全方位的“管理品牌”。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建立“双向约谈”工作机制,规范约束干警的一言一行。落实从优待警,通过为干警过生日、免费体检、增加补助等措施,用实际的行动温暖干警的心。
用软文化打造硬实力。提出“尚法明理、公正为民,创建品牌法院”的发展理念,建设“品牌法院”首先要打造“品牌法官”,打造“尚法明理”的法官队伍。建立以考促学制度,鼓励法官参加全国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全院每周四下午的集中业务学习雷打不动,干警不仅学习政治理论,还学习法律业务、司法礼仪等相关知识。用法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带动现代审判能力的不断增强。“明理”就是明政理、明法理、明事理,不但自己“明理”,还要教育引导当事人“明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用海岛情栓住干警心。针对海岛条件艰苦,干警队伍老化,年轻干警不安心工作的客观实际,院党组及时组织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每年有新干警进院时,院长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弘扬海岛精神,做老海岛传人”,教育引导他们学习老干警奉献担当精神,把“海岛精神”铭记于心、深植于脑。面对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状况,打造“全能型”法官,干警身兼数职照样把做精干好。干警们正是用这种“海岛精神”做支柱,奉献、拼搏在审判执行工作第一线,为广大海岛群众释法说理,定纷止争,送去安心,送去放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长岛法院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扬“海岛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拼搏的干劲,为海岛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为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做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