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源葡萄酒电子商务总部落户蓬莱,立志打造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电商平台;拓普生物医药中间体项目落子北沟园区,开拓蓬莱医药“硅谷”;田+电子商务项目布局蓬莱农高区,打造蓬莱“互联网+新农业”独家健康平台……一批“高、大、上、强”的好项目如雨后春笋,迅速在蓬莱发展壮大。当前,蓬莱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坚实支撑,通过广搭创业平台、深化审批改革、打造“金牌服务”,为项目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项目发展驶入“快车道”。
企业孵化基地变身项目集聚“洼地”。昨日,蓬莱市小企业和大学生创业辅导基地内的入驻企业大成塑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基地的租金低,配套设施完善,而且还有导师进行专业指导,在这里发展我有信心!”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式启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基地便已吸引十多家企业落户于此。为打破企业“用地难、房租贵”瓶颈,蓬莱市积极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辅导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配套设施,最大限度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除大学生创业辅导基地外,该市还打造了北沟工业园小企业孵化器、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大学生创业辅导基地等6个创业平台,目前已培育各类市场主体120多家。
降低“门槛”释放发展活力。“从办理批准证书到拿到营业执照用了两天,再到投产只用了三个月,蓬莱的效率让人惊叹!”谈起落户蓬莱,投资5000万元的韩国杜奥尔车饰项目负责人李先生真心点赞。李先生的感受,是蓬莱坚持审批“零障碍”、落实“零折扣”、服务“零距离”、生产“零干扰”的结果。为提高办事效率,蓬莱在省内县级市率先完成权力清单制度,编制形成“四张清单一张图”,将717项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至191项,精简率达73.4%。探索实行扩权强镇,将涉及发改、住建、环保等9部门、38项审批事项下放至镇街,审批时限缩短30%。不仅如此,该市还在新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台、导服台、综合服务窗口,提供引导、一次性告知、咨询、受理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办事难”、“中梗阻”等问题。门槛降低了,发展活力也竞相迸发,1—5月份,蓬莱新增市场主体1907户,增长率达85%。
不需要时用“无形的手”,需要时用“有形的手”,蓬莱市通过资金、科技、人才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破“茧”成“蝶”。“从选择场地到落实规划设计,再到解决征迁资金难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项目保姆’对企业的帮助。”海聚汽贸城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目前,该项目正加速推进,年内建成后将带动车辆展示交易、维修保养等相关服务配套产业“全面开花”。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效益”的思路,蓬莱建立了市级领导分包、“项目保姆”全程负责、目标任务倒逼等项目推进机制,用“私人订制”服务破解项目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融资等突出问题,力争每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次年开工率达到80%、资金到位率达到50%以上。
目前,蓬莱新设立融资担保公司1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家,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3.84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36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同时,设立由20名行业领域专家为企业解决困难的科技顾问制度,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三百工程”、“三百人才”工程,引导和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仅去年就有220家企业与7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5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