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性格决定的,烟台一些好到“逆天”的东西,往往不被外人知,比如烟台游钓资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海钓是烟台人“独乐”的项目。哪怕是大连早早地咋唬将“海钓”当“产业”;哪怕是舟山市接连承办国家级海钓比赛……烟台仍然独乐着———不管是蓬莱,还是龙口,无论芝罘区还是开发区,凡是沿海的区域,渔船闲时当钓船、渔民弃网挣钓费……早早就赚起了海钓的钱。
他们为啥挣到钱?因为放眼国内,烟台是难得的一处全年都可钓海鱼的区域。
老马搬新家
老马是个女的,来自黑龙江。她的渔具店从牡丹江搬到烟台刚满一年。
来烟台之前的忐忑,现如今已然不再。“都说东北钓鱼风很盛,来烟台后发现,这里的钓鱼风更兴。”老马将她的渔具店设在红利市场东侧,开业第三个月开始赢利,如今每月都能收获可观的利润。
与牡丹江不同,在烟台海钓工具的销售占比很大,达6成以上。为此,她将店面进行了改造,以便容纳更多的海钓工具。
要不说老钓手的经验还是足,仅2004年5月到11月,她的渔具店就吸引了近20位“VIP”,魅力在于,“在她家,总能学到新技法,买到独配的饵料,知晓更全的海钓去处”。
对烟台的渔情,老马最有发言权。她与刚过世的丈夫,曾拿过多项全国垂钓奖牌,钓鱼行程也遍布东北三省。“可以这么说,整个东三省,很少有像烟台这样,钓鱼资源这么丰富,渔情这么好的地方。”老马说,烟台北侧是渤、黄海,多种海洋鱼类在此产卵、巡游;南侧湖、库密布,与在其他城市动辄要跑百公里钓鱼的人比起来,烟台钓鱼人太幸福了。
老迟添新船
“老迟的游艇赶回来了!”这在蓬莱的一个名叫桐井的村子里是件大事,因此这消息传得挺广。
老迟是这个村的渔民,现年47岁,有31年的海上捕鱼经验,这让他的船成了海钓爱好者的定点船只。
“现在,只要天气允许,全年闲着的时候不多。”老迟说。为老迟立下汗马功劳的,是他的170马力木船。他的船不小,若每一米站一人,船舷两侧各能站8人。按每人200元计算,老迟出趟海每天至少能有3600元的收入。
渔获丰富,让老迟在圈内很知名。从去年开始,他就打算再买条船,他相中的是一艘230马力的游艇,艇价是35万元,加上安装的定位、声纳、海探与横扫,又花了近10万元。近海用木船,远海用游艇,他自己的游钓“产业”,就这么形成了。
老曲新规划
曲善村,是牟平区一处叫云溪休闲海钓基地的负责人。
去年7月,这个垂钓基地对外开放。现如今,这个基地在海上有号称万亩游钓区,岸上有75亩垂钓池。鱼种包括石斑鱼、黄鱼、偏口、三文鱼等。
这个基地,不是一年两年建成的。“2009年开始,就在云溪海域进行人工造礁,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基地海域的存鱼量大增。”老曲说,近两年来,基地的鱼种丰富,众多烟台海钓人将此地列为“能钓过瘾”的去处之一。正因此,云溪海钓基地声名远播,去年还承办了一场国家级的海钓比赛。
“烟台人也太低调了,那么丰富的海钓资源,风头居然被大连、舟山抢去了。”老曲说,好在近些年烟台海钓的知名度大增,最火的时候,基地的26条标准垂钓船都不够用。
为承接更大的海钓群体,这个基地正在兴建5个海上垂钓平台和10个网箱区。“全部建成后,每年接待3—5万人很轻松。”老曲说。
小孙新任务
烟台海钓业,正欲产生“质变”。这段时间,孙利东很忙。作为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的科长,老渔民都称他为小孙。近一个月来,这个小孙的多数时间是在各垂钓基地考察。
“很快,烟台游钓业将有大的变化。”孙利东说,最近局里安排考察了烟台20多个垂钓园和海钓基地,其中的优质基地将纳入“符合烟台特点的休闲垂钓产业发展规划”当中,预计到今年底,烟台将现30处涵盖陆地和海洋的休闲垂钓基地,其中海钓基地占20处。
烟台游钓业,基于《2014年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极契合烟台海钓资源。”孙利东说,烟台12个县市区靠海,并拥有全省唯一海岛县,7处较大的海湾,发展海钓产业有天然的优势。
他认为,烟台游钓资源丰富,一些诸如船艇、码头、导钓、钓饵钓具、鱼拓文化、客栈、餐饮、购物、赛事展会、海景地产等,都与之相关联,从产业所能形成的多赢功用来看,这是任何其他一般旅游项目所不能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