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墓
恢复后的蓬莱水城及蓬莱阁
戚继光祠堂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2日电(范亚男 商艳秋)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东省蓬莱市南王绪遗址、村里集城址及墓群、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榜上有名,分别属于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类。1982年蓬莱水城及蓬莱阁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戚继光牌坊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蓬莱水城及蓬莱阁项目,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蓬莱市又新添三处“国保”单位。
据悉,第七批国保单位评审工作自2009年开始,前后经过推荐项目的申报、遴选申报项目、征询意见三个阶段,最终确定1943个项目入选,为历批“国保”数量最多。蓬莱市入选的三处“国保”单位,具有历史价值高、保存较完整等特点,彰显了蓬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南王绪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古遗址,有助于研究打制石器和制陶工艺以及古代人类的生活水平、习性;村里集城址及墓群年代跨度较大,墓葬年代自西周晚期始,延至战国;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是目前蓬莱遗存的部分戚氏遗迹,与巍峨的戚氏牌坊交相呼应,为研究戚继光生平、历史功绩以及古代祠庙建筑、墓葬构造等提供了实物依据。
目前,蓬莱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四处,多年来的文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直以来,蓬莱坚持“在保护中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理念,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使蓬莱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建立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
早在2006年,蓬莱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相关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蓬莱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定期协调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外,为加强对城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看护管理,文物局在全市聘用22名文物管理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在完善文物管理队伍的基础上,文物局按照上级文物部门部署,与公安局建立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机制,聘任的三名村里集墓群文管员与当地派出所24小时保持联系,有力地预防和打击了文物违法行为。
规划先行,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
多年来,蓬莱市一直坚持科学规划、合理保护,先后编制了多部文物保护规划,累计投入300多万元,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等单位,分别编制了《蓬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景区总体规划》、《蓬莱水城及蓬莱阁保护规划》、《蓬莱阁油漆彩画维修方案》等,并经法定程序批准实施。另外,对文物古建单体的修复保护工程,如戚继光牌坊、蓬莱水城及蓬莱阁建筑单体、丹崖山体保护等,也严格按照程序,编制了20多个维修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其中,《蓬莱水城小海清淤维修方案》及《蓬莱水城南、西城墙、迎仙桥维修方案》荣获“200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
设立专项文物保护资金,定期维护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记录了历史,反映了历史面貌,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一笔物质和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在确保文物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蓬莱市科学利用文物资源,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先后完成蓬莱水城保护利用项目、蓬莱阁古建筑维修、丹崖山岩体加固、蓬莱阁西北角滑坡治理、防波堤修复、蓬莱阁古建油漆彩画维修等工程。在蓬莱水城保护项目中,蓬莱市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蓬莱水城及蓬莱阁保护规划》,将原有的近600户居民、商户搬出水城,200余艘渔船迁出古港,进行小海清淤、古城墙基础清理、水城内外环境整治等工作,恢复了古军港的原貌。
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城市灵魂及文化底蕴的彰显,也是祖先遗留给大家的共同财富,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是文物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基本前提。蓬莱市将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