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靠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在全社会树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即便有再多的“红头文件”都不能顺利达成。因此,我们要多管齐下,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将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党校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加强企业教育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民共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当前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坚决反对“四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导居民合理适度消费,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等,倡导居民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城市绿地的管护、义务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生态科技示范园、环境保护科技馆等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项目,丰富活动载体,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高尚情操、增强社会责任,使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入时代生活、走进人们心灵、引领社会风尚。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制播公益广告、举办知识讲座、设置生态文明行动小贴士和指示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主题科普活动;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能等各类示范家庭、社区、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