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旅游|长岛一日游|蓬莱一日游|蓬莱旅行社|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烟台一日游|威海旅游|青岛旅游长岛旅游攻略|山东蓬莱旅游|山东长岛旅游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旅游动态
导游天地
景点图库
蓬莱旅游
当地特产
齐鲁风光
旅游常识
旅游动态
旅行社之家
驴友自驾游
蓬莱长岛旅游攻略
电话:13705357172
联系人:张经理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
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 旅游动态
港城的“妈祖文化”
发布人: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5-20 点击:396次

古朴优雅的表演,丰富深厚的唱腔,一曲曲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莆仙戏在“烟台市2015妈祖文化节”上演。

古朴优雅的表演,丰富深厚的唱腔,一曲曲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莆仙戏在“烟台市2015妈祖文化节”上演。本届文化节邀请了来自福建莆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为广大市民倾情演出,具有南方特色的妈祖祭祀表演项目也登陆港城。昨日,记者走进烟台民俗博物馆,感受5月烟台浓郁的“妈祖文化风”。  

  5届妈祖节劲吹“妈祖风”  

  昨日中午,烟台天后行宫北边的戏台子成了闽南文化专场舞台,非常有闽南特色的莆仙戏形式新颖,吸引着已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的市民们。福建省莆田市一团的演员们,正在后台忙于化妆,准备即将到来的演出。下午2点整,莆仙戏《两国一家亲》登场,其表演古朴优雅,用方言演唱,独具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风味,成为此次妈祖文化节的亮点之一。而今日上午7点举行的盛大妈祖巡游仪式和纪念妈祖诞辰1055周年祭典仪式,将把妈祖文化节推向高潮,让“妈祖文化”重回人们的视野。妈祖崇拜在山东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文化在山东地区的传播主要是在烟台地区,这与该地区的人文与地理特点有关,也与妈祖文化的特点有关。除了八仙文化之外,其他宗教在这里也很有市场,无论颇具世界意义的佛教,还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烟台地区浓厚的宗教氛围、良好的文化积淀,为妈祖文化在此地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胶东地区海岸线有2500余公里,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也大多从事捕鱼业和航海运输业,对外贸易比较发达。而妈祖文化做为一种海神信仰文化在胶东地区传播也就不足为怪了。宋朝的时候,妈祖文化就已经由妈祖的家乡湄洲岛来到了胶东沿海地区,胶东地区的第一次崇尚妈祖高潮是在元定都大都之后。那时元朝实行的漕运泉州进长江口,沿我国东部海域,最后进入天津河到达大都。当时的胶东地区的成山角和登州是漕运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经常在这些地区避风和补给养,并登陆上香祈求平安。最终,他们在这里立妈祖分灵庙。当地渔民船员也受其熏陶和影响,他们在出海前后也要祈求妈祖保佑,进而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这些地区的妈祖文化开始兴起,祭拜龙王的人越来越少;与之相反,崇信妈祖的人是越来越多。与妈祖信仰紧密联系的妈祖庙在烟台地区也就开始陆续的出现,如芝罘湾畔、长山岛等都有分布。整个烟台地区的妈祖庙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有三处:一是长岛显应宫;二是蓬莱阁的妈祖庙;三是烟台天后行宫。自2010年开始,我市已成功举办了5届妈祖文化节,传播了妈祖文化,弘扬了妈祖“立德、行善、博爱”的精神,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已被省台办列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也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节庆品牌,也是“公益文化社会办,繁荣文化为社会”的成功范例。  

  修缮一新再迎妈祖节  

  烟台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即烟台民俗博物馆。因为福建商人多信仰妈祖,福建会馆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他们在烟台祭祀妈祖的重要场所,它是闽人北上的见证,也是妈祖驻足烟台的载体。几经修缮,民俗博物馆终于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了解民俗文化与妈祖文化的重要场所。烟台福建会馆自1884年动工,至1906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会馆占地三千五百平方米,坐南面北,原为三进庭院,建造材料取于福建泉州,是我国北方现存唯一一座具有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群,其中以精湛的木石雕刻、彩绘和独具匠心的设计享誉海内外。经过百年的岁月,这栋建筑精致和优美依旧。“福建会馆里的一砖一瓦、所有的雕刻装饰都是在妈祖的家乡福建泉州采集制作好,用船将它们一点一点地运至烟台,在这里组装而成的。”烟台市博物馆福建会馆管理部主任于祖亮告诉记者,19世纪中叶的烟台,已经成为北方重要的商埠码头,那时来烟台经商的福建人很多,他们便在烟台修建了一处闽南风格的庙宇性建筑。

  然而,无论建筑多么巧夺天工,也经不起岁月的蹉跎。于祖亮告诉记者,目前福建会馆有记载的大规模修缮一共有三次,分别为1981年、2006年以及2014年,其中1981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相比普通建筑,古建筑的修缮要复杂的多,首先根据文物法的相关规定,必须由拥有古建筑修缮资质的专业工程队进行。其次,为了“修旧如旧”的最佳效果,建筑材料也有更苛刻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烟台福建会馆,2013年2月,市博物馆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正在对烟台福建会馆做《山东省烟台福建会馆彩绘设计》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最终获准于2014年6月开始大修。

  对于古建筑来说,最脆弱的不是木制的门窗,而是看似坚固的房顶。“本次维修的主要部位正是大殿正脊的拆换,以前多处出现漏雨现象。”于祖亮告诉记者,雨水是古建筑木构件最大的破坏者,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大殿屋面漏雨问题。大殿围脊上采用闽南地方的“彩瓷粘贴”工艺,是本次修缮的难点。“所作的花卉、人物、鸟兽形象生动逼真,风格灵巧活泼,色彩艳丽夺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由于需要完全按照原样复原,工艺复杂,全部完成历时2个月。”

  其实,古建筑修缮中的“高科技”还远不止于此,防水涂料不透气,容易使古建筑内的湿气无法挥发,破坏内部构造,所以屋面必须用防水灰背的保护工程。除了大殿的维修外,还对古建筑群最精彩的雕刻进行重新上色。据介绍,福建会馆中仅山门和大殿,就有64幅雕刻精美的历史故事场景,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赵子龙单骑救主”,“三英战吕布”“十二寡妇征西”等,经过重修后,无不活灵活现。  

  多措并举发展文博事业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是仅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文化,如妈祖文化等,还是年代尚未凿定的文物,都需要各方力量的保护与传承。目前,烟台市博物馆不但对烟台民俗博物馆进行了大修,还基本完成了馆藏可移动文物数据信息采集。通过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组建了20多人的普查队伍,分了5个专业组,全面实施了馆藏文物、古籍图书、发掘出土文物的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文物信息登录43580件套,其中包括3521册古籍图书信息,文物影像信息23417件,其中包括3521册古籍图书影像信息。通过普查,建立了馆藏文物数字化信息系统,掌握了文物藏品保存现状,列出了藏品管理保护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可移动文物管理保护的重点和思路,为加强改善藏品存放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物科技修复保护中心建设是近年烟台文博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市博物馆藏品部主任李华杰介绍,2010年市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机构得到编制部门审批,2011年又成功取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二级修复资质,2012年争取到了美国铁姆肯家族专项经费190万元,2013年争取了市财政资金120余万元,完成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设施改造和装修工程,2014年完成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建设和设备采购方案,目前已进入政府采购招标程序,文物保护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预计明年将全面投入使用。在文物征集工作方面,自去年起主要围绕《胶东革命史陈列》和胶东红色文化建设进行。去年全年共征集红色革命文物及民俗文物371件/套,接受社会捐赠文物23件/套。YMG记者慕溯 通讯员周霞摄影栾盛杰


 

搜索关键字: 蓬莱旅游| 长岛一日游| 蓬莱一日游| 蓬莱旅行社| 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 烟台一日游| 威海旅游| 青岛旅游
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E-mail:plwaly@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鲁ICP备13005307号
旅游热线:137053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