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品位如何,文明程度怎样,当然要看那些高楼大厦,那些宽阔马路,那些窗口门面,但更要看诸如公厕之类的“隐秘处”。
俗话说,人有三急。内急是最让人尴尬也最叫人难受的。大家是不是也深有体会?
公厕少,如厕难,这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可仍然值得关注。就在最近一期的《百姓问政》电视直播节目中,我市公厕方面的“痛点”被再次触及:部分景区公厕数量少,有时排队半小时也轮不上,甚至还出现过女游客“抢”男公厕的尴尬一幕。
应当承认,这些年,洛阳公厕建设的步伐还是不小的。按照官方公开的数据,目前我市共有旅游公厕1126座,其中市区640座,大部分公厕达到星级标准,而且免费对外开放,但部分公厕存在脏乱差、排队半小时轮不上、女游客“抢”男公厕等现象,让洛阳这个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不光彩。
有人也许会说,洛阳旅游公厕够多了,档次也够高了,就连一些外地游客也曾给予过好评。但我们更该看到,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大量游客到来时,时常出现公厕不好找、排长队等现象,这暴露出洛阳旅游公厕方面的缺陷,数量未必够用、管理未必够好、布局未必够优。
确实,就连市旅发委也承认我市公厕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对此,他们做出的相应回应是:今年开始“厕所革命”,三年内新建标准化旅游公厕260座,改扩建171座,使游客无论是在城区各处,还是在景区内外,半小时内就能解决内急问题。
用“厕所革命”来形容这一举措,虽然不太清楚是否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毫无疑问,大家都明白的一点是,活人不该被尿憋死,所以,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只要有切实的行动去加快公厕建设,只要让大家真正地体会到了“方便真是方便”,人们就有理由支持。
关于公厕与城市,有个很老的说法,叫城市文明看公厕。我觉得在洛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旅游谋求变局的今天,这一说法依然成立,尤其是对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更是如此。也许他们未必记住洛阳的美景如何如画,未必记住洛阳的文化如何厚重,但他们肯定能记住那个内急找不到公厕的尴尬时刻。
是啊,城市的品位如何,城市的文明程度怎样,当然要看那些高楼大厦,那些宽阔马路,那些窗口门面,但更要看诸如公厕之类的“隐秘处”。公厕是否真正便利,是否保持清洁,虽然只是细节问题,但它就是一个城市的投影仪,也是对城市文明的“公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