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女导游强制购物火了 景点这些“暴利”品你有没有买过 这五类纪念品最好少碰丨买到假货该咋办?
出去旅游不买点啥感觉没有到此一游,可就怕买了一堆东西当了冤大头。近期云南一女导游火了,因为不满游客买东西少,大骂游客的道德、良心在哪里,点名要游客买黄龙玉、烟嘴、化妆品!到底这些购物点都喜欢卖些啥东东,有啥绝招让你把钱乖乖交出来,这些东东到底有没有价值呢?小编为你梳理一些“暴利”的旅游纪念品,看您有没有碰到过,买到假货也不要怕,给你提供一些理赔建议。要问怎么才能不做旅行的冤大头,当然就是少买产品,多看风景啦!
1、各种玉石宝石跳楼价大甩卖 200块碧玺敢卖五千块
黄金有价玉无价,价格利润难以估算的珠宝玉器店是低价团“最佳拍档”。珠玉店会利用游客的神秘感,将产品定价虚高几倍几十倍,然后用导游和店员的如簧巧舌以及自制的假质量保证书来诱惑游客掏钱,被骗得团团转是家常便饭。一些商家利用游客贪便宜的心理,故意给出诱人的一两折(标价数万元),商家吹嘘的天花乱坠。便宜的价格往往会让单纯的游客误以为自己淘到宝捡了漏,殊不知标价上万的珠宝首饰通常都是二三十元的地摊假货。看看百度知道上各种求鉴别后悔贴就知道了。
记者在购物点花费4900元买了一串碧玺手链,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结果不是纯天然的,专家称最多不超过200块。
真相:在一般的渠道入手价位不会太高,景区专柜入手价位普遍是高于一般市场成交价,以填补购物团的各种成本。有些更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有些玉石还配有证书,据了解,一般来说,当地购物点给你看的证书有2种:第1种是伪造的证书,或者自己给自己鉴定的证书,还有就是全英文的证书。
其实好玉石并不需要在景区入手,很多大型的玉石市场是不错的选择。专家建议,如果担心买到假货,消费者可避免选择昂贵的玉石。如果主要是佩戴,则挑选性价比合理的中档产品,花几百上千元产品便可,需优先考虑颜色。但如果是收藏,则优先购买半成品或原料石,最好追求高端、顶级产品。
2、不远万里来被坑 当地特色产品竟是批发货
经常去西藏、凤凰、阳江等地的小清新们知道,当地都有一些商户出售本地特产服饰项链,要价也是很有底气,动辄上百上千元,但谁又知道这些批量商品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家住山西太原的小孙黄金周去西藏旅游,在一家特色店看中一条藏饰项链,几经砍价最终花了800元买到。但回到宾馆后,当地人告诉她,这条项链根本不是真正的藏饰,而是从浙江义乌批发的,最多不超过50元。
建议:诸如皮绳手链、贝壳项链之类的首饰如今在国内的任何一个景点基本上都能够见到,实在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去海边旅游,你也许会想买一些具有大海气息的纪念品,例如珍珠项链、贝壳手链等饰品,然而这些饰品却大都不是当地所产。不少人花钱买到的大路货,甚至还不如自己在海边沙滩拾到的一块贝壳更有纪念意义。
游客出游前事先要了解目的地的特色产品、纪念品的性能、价格等,尽量不要跟风购物。若要购买旅游特色纪念品,要选择在信誉好的大商场或连锁店购买。
3、24K镀金名贵烟嘴 保护人体心脏、肝脏
特点:过滤烟嘴,即采用物理化学原理,对烟焦油实施过滤,使吸到嘴里的烟气更为醇和,减少危害。
吸烟有害健康这谁都知道,为了减轻人们的心理负担,出现了一种号称能阻断香烟烟雾中有毒物质的过滤烟嘴。各种小叶紫檀等名贵烟嘴纷纷宣传身份象征、24K镀金、有效过滤烟毒90%以上、具有有益人体心脏、肝脏、肾脏等机能……当然价格数百上千元猛涨,总不能买一盒吧,管他有用没用,买个几十盒送亲戚朋友吧,反正商家在背后是乐开了花。
真相:自我安慰
“从国外几十年的医学调查来看,使用带过滤嘴的香烟,和不带过滤嘴的香烟,毒害程度是一样的”。有医生表示,香烟没有过滤嘴时,大颗粒的物质往往停留在气道里,但是有了过滤嘴以后,香烟就会变淡,为求过瘾,吸烟者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气来深吸。这样一来,细小的颗粒容易在吸烟者吸烟的过程中进入肺部深处,并依附于肺泡里,长期积累或将直接影响肺部功能,甚至发生病变,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一次性过滤嘴其实是吸烟者自我安慰的一种东西,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4、中药、茶叶利润之源:夸张抬价
喝茶吃药,养生从来都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但功效就说不准了。有很多人相信地摊上小贩的话,花很多钱将一些民族的特色药买回家,例如蒙药、藏药、壮药等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暂且抛开这些来历不明药品的安全问题不谈,就算买回去也仍然会心里打鼓:这药究竟该怎么吃?
从价格上看,有游客到阿里山花钱买2万元1斤的茶叶,当地人称1斤顶多3000元,这……在丽江古城,茶楼里大促销100元三盒外加赠送一盒,游客们纷纷购买。晚上自由活动时在超市里看到同样包装的茶叶才10元一盒。记者花120元买了一罐名为滇红的红茶,销售员又赠送了一罐滇红。那么这种红茶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呢?记者来到一处大型茶叶市场,这瓶滇红的重量是150克,那么市场价格也就是10几元。便宜的进口货混充知名鹿茸,成本200元开价6000元,旅行社抽5成佣金,导游大概可分得1成。
真相:
有报道指出,中药按摩店也是低价团的常去之处。导游带客人去药店“免费泡脚”,但进店后只要客人不买药,“按摩师”就把你的脚泡在水里不管。更精明的老板会先了解客人的来源地,然后选相应的店员去和客人攀老乡,骗取游客们信任。另外,导游带客人去看茶艺表演,然后再和店员一起把本地茶叶一阵吹捧。但茶叶的级别差异很大,所以以次充好、夸张抬价就是茶叶店的利润之源。
其他:杂七杂八买完后悔
除了上面的东东外,不少人还热衷于购买各种开光品。某些寺庙打着免费抽签解签的幌子,解完签后就让人交高价的香火钱,买天价开光物来化解灾难,许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纷纷掏钱买下那些所谓能够逢凶化吉的"吉物",实际上不过是骗子敛财的工具。
旅行途中,还有一堆杂七杂八无处安放的小商品,买完回来就束之高阁或者就丢掉了。
温柔的陷阱 诱导购物没商量
虽然现在强硬地要求购物现象确实已不常见,但通过各种“委婉”手段诱导游客购物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而“诱导购物”的界限也非常模糊,处于“非黑非白”的中间地带。
1、 “明人不做暗事”,直接点名要求购物。(吹嘘各种商品功效诱导购物,或者威胁购物)
2、 景点中暗藏各种购物店。(茶馆、药店都成了旅游景点)
3、 把游客关在购物店中一段时间,游客就算不购物也不可以到购物店外或者回到车上,很多游客都是因为没办法出去就随意在店内看看,一旦在柜台前停留就马上有销售人员跟进,很多顾客都是在销售人员热情的介绍下买了让自己后悔的商品。
4、 让客车在购物店门口故意抛锚,当客人在等待修车或者新车到来的时间里,导游就会引导游客进入周边的购物店购物。
买到假货该找谁哭诉?
旅游中遇到问题该找谁?首先得分清楚到底是谁的问题。旅游中涉及旅行社、导游以及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等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时,归旅游部门受理管辖。涉及商品、服务,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投诉由工商局、消协和质监部门受理。景区门票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由物价部门受理。消费者买到假货也别担心,可以按着这三步走。
1、第一,如果你购买商品是旅行社强制安排,或是被迫的,则不论商品真假如何,也可要求旅行社承担相关责任,但要在行程结束后30日内。消费者可向旅游局方面投诉。
我国《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发生前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承担退货、退还费用的责任,但旅游者所购商品已损毁、变质或者腐烂的除外。
2、如果是自行购物的话,注意保存好购物发票、单据、保修卡等;如退换,尽量保证不影响商品二次销售。出现问题了向各地的工商机关求助,十分必要时可向警方求助,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请仲裁。在协商调解无效后,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如果怀疑是假货,可以去正规机构检验一下,再带上购物时的发票,要求旅行社方面给予协助,退货比较方便一些。但即使给你退货也不会全退给你, 因为钱到购物店手里只有30%左右,他会建议你换货。
4、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跨境索赔难上加难,尽量选择大商场或品牌。如果是自由行或在跟随旅行社组团出游过程中自行购物,所发生的境外消费纠纷,只能由其自己承担所有维权成本,并按照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或地区法律来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