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发起了“旅游厕所革命”,对此您如何看待?济南市在推动旅游厕所建设方面,会有哪些行动?
杨鲁豫: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决定用3年时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手段,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我认为这一举措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抓住了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十分及时和必要。
小厕所,大形象。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忽视了厕所建设管理,造成了旅游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有些地方没有厕所,有些地方管理不善,有些地方设置不够合理,这些都影响了旅游景区甚至整个城市的美好形象。
旅游厕所是游客出行必备的生活设施,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更是反映旅游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像重视餐厅一样去重视厕所,要像打理客厅一样去打理厕所,要像美化景点一样去美化厕所。”
我认为,“旅游厕所革命”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有无的问题,一个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一定要有足够数量的厕所;二是好坏的问题,有了厕所之后,就要考虑将其建成好厕所,要加强管理,确保干净整洁、卫生无味;三是方便与否的问题,就是要方便市民游客找到厕所,这就需要设置必要的标识。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至少可以达到“旅游厕所革命”的初期目标,推动旅游厕所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为此,济南市将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有效落实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厕所革命”,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城管部门负责主抓、旅游部门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思路,一是按照平均每平方公里3-5座公共厕所的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解决公厕选址难题;二是按照“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启用)要求,积极推进道路建设、园区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同步配套公厕等环卫设施。三是强化公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配置保洁人员,实施程序化保洁,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四是拓展城市公厕、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的旅游服务功能,使“旅游厕所革命”成为政府、景区、社会、游客共同参与打造的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具备旅游功能的公共厕所1631座,其中城管部门管理的831座,行业管理的300座,社会开放的500座,有977座公厕达到了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其中,36个A级旅游景区共有旅游星级厕所128座。2014年,各景区新建旅游厕所11座,改扩建旅游厕所166座,在节假日期间增设临时厕所36座。
记者:“旅游厕所革命”涉及旅游、住建、交通、城管、卫生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问题,济南市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杨鲁豫:目前,济南面向市民游客开放的厕所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城市公共厕所,这部分归城管部门管理;二是社会单位的厕所,主要是“厕所开放联盟”成员单位厕所,这部分由产权单位维护管理、城管部门统筹协调。三是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厕所,归旅游部门统一协调,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进行星级评定,景区饭店的主管单位负责管理。
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上,我们的思路是政府统一部署,城管部门负责主抓,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并建立了由城管部门牵头的综合协调机制,采取上门送标准、送服务的方式,将公厕相关建设管理标准及时宣传与讲解,对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到位、设施配置不齐全的公厕,进行督促整改,全面提升公厕改造与管理服务水平。
记者:“厕所开放联盟”发起的初衷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广?
杨鲁豫:济南市是一座旅游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游客来济南休闲旅游,不仅局限于景区,还会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就需要在做好景区厕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力度。
为此,我们在城市公共厕所建设上下了不少工夫,但是与市民游客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要积极尝试各种办法,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厕所开放联盟”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厕所开放联盟”是受国外一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启发,通过推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厕所向市民游客开放,补充公厕数量的不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厕所开放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各类企事业单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厕所开放活动。
截至目前,济南市已经有500多家单位对社会开放了厕所,并加入了厕所开放联盟。凡是加入联盟的单位,都会在门口张贴标识牌,相关部门对其管理也有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清洁用品。
目前,厕所开放联盟运行的相对较好,大大缓解了旅游厕所数量不足、管理不善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和初衷。这是利用社会资源,解决社会难题的有益尝试。
下一步,济南市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增强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做好推动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引导更多单位加入“厕所开放联盟”。预计今年年底,厕所联盟成员单位将达到1000家。
记者:请问您如何看待“以商养厕”的理念,济南市委市政府是否会为其提供政策、资金等扶持?
杨鲁豫:以商养厕是建立多渠道厕所投入机制、实现厕所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渠道。“旅游厕所革命”要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机制的创新。厕所作为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要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用社会的力量扩大旅游厕所的覆盖面,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济南市一直高度重视城市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克服厕所选址、接水、接电、排污等难题,利用见缝插针化、生态无臭化、功能人性化、管理科学化、景观和谐化等工作方法,推进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并对全部公共厕所实行免费开放。2013年将“建设300座公厕”纳入“十七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当年建设公厕326座。2014年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建设改造公厕376座。2012年以来,全市共建设公厕651座,累计投资1.2亿元。
下一步,济南市将在保持厕所公益性导向的前提下,激发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厕所短缺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