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厦门卫视拟计划拍摄一期《重走海丝路》大型特别报道活动。蓬莱的登州古港作为古代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对外通商口岸,入选此次报道行列。4月中旬,厦门卫视选派3名记者前往蓬莱,重点围绕登州古港(蓬莱水城)、蓬莱阁、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戚继光故里、解宋营百户所、烽火台遗址等进行取景拍摄,讲述千年蓬莱的对外交往和海上防御历史。
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的蓬莱,唐至清一直作为古登州(府)治所所在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登州蓬莱成为北方重要的海洋文化发源地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航地。唐宋时,在此专门设立“新罗馆”、“高丽馆”接待来朝使节,明代朝鲜遣使来朝也流传下大量的关于登州的诗歌。从登州古港(蓬莱水城)、登州水道先后发掘和打捞出了四艘古船(包括两艘韩国古船)、明紫檀木舵杆、明清大型铁锚、木锚等航海器具,还挖掘和打捞出日本青花瓷器、朝鲜瓷器、铜钱等中外文物,充分反映出古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蓬莱还是明代山东半岛海上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明代山东的海军总司令部——备倭都司府即建于此。至今,蓬莱当地仍保留有蓬莱水城、解宋营寨、赵格庄寨城遗址、烽火台等较为完整的海防设施遗存,蓬莱的海防体系严格遵循了明代陆海结合的海防理念,由登州卫—千户所—百户所—烽火台等海防工事和海防预警设施构成,为我们研究明清海防布局和建造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