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旅游|长岛一日游|蓬莱一日游|蓬莱旅行社|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烟台一日游|威海旅游|青岛旅游长岛旅游攻略|山东蓬莱旅游|山东长岛旅游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旅游动态
导游天地
景点图库
蓬莱旅游
当地特产
齐鲁风光
旅游常识
旅游动态
旅行社之家
驴友自驾游
蓬莱长岛旅游攻略
电话:13705357172
联系人:张经理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
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 旅游动态
千年历史文化彰显仙境魅力——蓬莱的历史文化价值(四)
发布人: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4-10 点击:291次
 蓬莱是中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蓬莱是“海王之国”齐国的出海口,具有商业贸易和军事运输双重功能。秦汉时期,蓬莱港作为中国的始发港,同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若干古国已有交往。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受地理区位和航海技术限制,朝鲜半岛诸国使臣出使中国,水路走“北路”航线,即“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新唐书•地理志》);明代李氏高丽与明朝的使臣往来也多走“北路”。日本与中国的往来大体以唐总章二年(669年)为界线,此前走“北路”;此后受朝鲜半岛政治格局影响,多改行“南路”,即横渡东海抵扬州一带登岸,转赴京城。而朝鲜半岛诸国使臣诣中国则一向走海路经登州(蓬莱)往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蓬莱是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枢。隋唐时期,因开辟了“登州-登州水道-朝鲜西海岸-日本”海上航线,登州港航事业进入鼎盛时期,成为联结中国与朝鲜、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终点港,与泉州、扬州和明州并称为中国四大港,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经登州港中转的日本“遣隋使”5批、“遣唐使”有6批,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新罗及辽东靺鞨等国经登州中转的朝贡使团有百余批。北宋初期,登州港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国内航线南及浙江、闽粤,北至天津、辽宁,海航贸易极为活跃。同时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至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高丽使节、学生、僧侣等来华有33批,宋朝遣使去高丽则有10批。北宋初登州港商业地位逐渐下降,军事地位则相对突出。元代由于定都北京,北方粮食物资需江南供给,海运漕粮由此而盛,登州港作为南北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成为海上漕运的中枢港。明代,登州港的海防建设空前繁荣。晚明时期,登州也作为遣使口岸发挥着作用。天命二年(1617年)至崇祯九年(1636年),朝鲜贡使先后27次来华,都是经由登州的海上路线。晚清时期,登州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占据北方重要港口地位,成为西方文化最早登陆的城市之一。
    现存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蓬莱水城、蓬莱市级文保单位——登州圣会堂、安香寺、“登州海道”古文化遗址、高丽古船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均佐证了蓬莱是中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
    蓬莱是宋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海防战略要塞和水军基地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端,背山面海,地势险要,自古就有“京津门户”、“渤海锁钥”之称,是中国北方的海防重地。
    从汉征朝鲜、唐伐高丽到宋明海上防御体系的建立,蓬莱素为海上用兵战略要地,特别是宋代刀鱼寨和明代备倭城的修建,使蓬莱成为中国最早的水军基地。历史上,汉武帝多次通过此地港口对辽东用兵。隋唐时期也多次通过登州港调度水军征讨朝鲜半岛。唐代,登州治所移此,拓展郡城城池,使之攻守兼具。宋庆历二年(1042年),于小海构筑“刀鱼寨”,设刀鱼巡检,所屯水兵春、秋戍岛,入冬返回。明初朱元璋设登州卫,建海防道、总兵署,在“刀鱼寨”基础上构筑水城,时称“备倭城”。水城西凭丹崖,形势险峻,负山控海,东南有改道的画河绕城入海,形成天然的护城河,还有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炮台等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形成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水军基地和最大的海上古军事要塞。
    明永乐六年(1408年)设备倭都司府,节制山东沿海三营二十四卫所。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代理备倭都司,坐镇“备倭城”,操练水师,主持山东沿海备倭事宜。
    蓬莱水城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港,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防要塞和海运枢纽,在全国具有唯一性。1984年水城清淤时出土的元代海军战船,是国内迄今发现的第一例古战船实物。此外,蓬莱还是我国重要遗产廊道“明清海防遗存”的重要节点,蓬莱境内的沙城遗址、赵格庄备倭城、解宋营古城址、海防御所、烽火台(10处)、明代火炮等均为明清海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海上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活化石”。
    蓬莱是中国东方神话传说的策源地
    从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统就逐渐形成了两大系统:一为西部昆仑神话,二为东部蓬莱神话,并以后来居上的蓬莱神话影响更为广泛。蓬莱神话源于“三神山”,而“三神山”则源于海市蜃楼。古人对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解释,自战国起海市蜃楼就被方士们指为神山,描绘成仙人居住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这成为蓬莱神话的主要内容。神仙传闻引得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来此寻仙,秦皇汉武时期达到鼎盛。秦始皇五次出巡,三次到蓬莱。汉武帝八次出巡,七次到蓬莱。现存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阁古建筑群内尚保存着唐贞观二年(628年)至清数代建设修葺的龙王宫、弥陀寺、吕祖殿、三清殿、天后宫等寺庙建筑,供奉着蓬莱神话体系中的各路神仙。
    早期蓬莱神话还成为东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型,推动了“一池三山”造园模式的形成。《历代宅京记》卷三《关中一》记载:“《史记》张守节《正义》引《秦记》云:‘始皇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最早将“蓬莱神话”引入园林,开后世宫苑风行的“一池三山”造园模式的先河,并为中国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构筑。随着海上的对外交流,逐渐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等地,从而成为东方园林的创作原型。颐和园、北海公园、日本的龙安寺,韩国的雁鸭池等都受到“一池三山”造园模式影响。
搜索关键字: 蓬莱旅游| 长岛一日游| 蓬莱一日游| 蓬莱旅行社| 长岛旅游| 烟台旅游| 烟台一日游| 威海旅游| 青岛旅游
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E-mail:plwaly@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西南河路178号渤海大厦10楼 鲁ICP备13005307号
旅游热线:137053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