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让文物讲好山东故事——山东省金牌讲解员大赛”,历时三个月成功落下帷幕。蓬莱阁管理处选派的5名选手从20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凭借新颖的讲解内容、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和高超的即兴应对能力,赢得了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审的肯定,分获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其中两名选手荣膺“十大金牌讲解员”,成为成绩最优异的一支代表队。
说起此次参赛的意义,蓬莱阁管理处副主任王晓楠向笔者介绍道:“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赋予了蓬莱阁讲解员新的历史使命,参加这次山东省讲解员大赛,不仅仅是想利用这个平台提高讲解员的综合素质,更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我们的讲解让凝固的历史活起来,展示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
蓬莱阁管理处对景区讲解员角色定位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传承的多面手。自景区开放以来,游客数量逐年递增,蓬莱阁讲解员作为教育服务的主体,不仅要具备基本知识和素质,还要充当导游、老师等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讲解把游客带到历史长河中,让人们置身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体验蓬莱阁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体验历史带来的震撼。
十年磨一剑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文物虽然没有生命,却有着丰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诠释文物的内在美,实现人与文物之间的心灵对话,蓬莱阁管理处启动精品讲解培训战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管理处就按照航空服务标准,对讲解员进行全面培训,2008年奥运会之后,适时提出了“以奥运服务为模板”的培训提升指导方针。之后,又积极搜集成功案例和各种培训标准,陆续推出两会服务标准、世博服务标准培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恰当标准的职业仪表、商务社交礼仪、业务技能、团队精神等等。
为了提高讲解技巧,力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有感染力,景区导游科定期邀请声乐、舞蹈老师进行声乐、形体方面的专业训练,并通过专家授课、集体讨论、现场考核等形式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她们还邀请文物专家、老学者,向讲解员讲述与景区文化相关的政治、历史背景和人物典故。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人群的不同需求,景区导游科匠心独运“量身定做”了5套讲解词,分别面向普通群众、专家学者、重大接待任务、国外游客以及青少年。面向普通群众,她们会以历史上生动幽默的故事为主进行讲解;面向专家学者,她们注重讲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碑文石刻;面向国外游客,她们除了准备了英、日、韩三种语言外,还会把蓬莱仙境与古希腊神话对比讲解,讲述蓬莱的神仙文化;面向青少年,她们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蓬莱水城和以戚继光为代表的精武文化。她们还创新性地开展了“仙境导游讲堂”,并定期举办业务比武、演讲比赛等活动来锤炼队伍素质,在行业内引起广泛赞誉,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景区同行前来学习取经。
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游客好评如潮,一位台湾游客曾在意见簿上动情地写道:“千年蓬莱仙人梦,碧海丹崖天使情。”
繁花开似锦 百花齐放春满园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蓬莱阁景区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蓬莱阁讲解员凭借规范化、细微化、亲情化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游客的信赖。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蓬莱阁管理处积极鼓励讲解员进学校、进社区,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同时,把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吸引到蓬莱阁和博物馆来,加入讲解员队伍中,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历史、解读历史,并进一步展示历史,使文化真正走近大众。
这支讲解员队伍也在磨砺中不断成熟壮大起来,成为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讲解员队伍。蓬莱阁导游科先后被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先后培养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十佳景点导游员”、“全国优秀导游员”、“全国文明导游员”等拔尖旅游人才数十名,并多次在全国导游员大赛、全国文物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佳绩。她们年平均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完成各种重大接待任务百余次,游客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8%以上,被游客亲切地称为“仙境天使”,被中国旅游协会誉为“全国一流女子导游队”。
以导游品牌倡树为引领,蓬莱阁景区在管理创新和服务提升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山东省5A级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中,蓬莱阁多次名列前茅,旅游服务和游客满意度受到上级部门和游客的充分肯定,蓬莱阁真正成为山东半岛旅游的金字招牌。
如今,蓬莱阁上的文物不再是停留于纸面的图片,也不再是展柜中那抹凄凉的身影,蓬莱阁的讲解员们给予了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实实在在地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正如蓬莱阁管理处主任盛立军所说:“让文物活起来,研究是基础,讲解是媒介。传达藏品出身的时代,是我们每一名讲解员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