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三岁的烟台海昌鲸鲨馆已经繁育出了54头小鲨鱼,仅今年前8个月,就有29头白鳍鲨在这里诞生。烟台渔人码头投资有限公司旅游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枝田这样给鲸鲨馆定位: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景区,还在海洋物种保护方面投入巨大精力,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
“空投”来的海洋动物专家翻看3年前鲸鲨馆落户烟台时的报纸,李枝田的名字总是在每条新闻中。那时,他的职务是“动物总监”。鲸鲨是如何从海南运到烟台的,动物们在馆里是如何生活的,需要采访时,总是李枝田来解答。实际情况是,3年前鲸鲨馆落户时,李枝田是当时海昌集团从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空投”来的专家型人才,到烟台主管动物饲养技术,是馆里唯一一个懂得“养鱼”的人,而且养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鱼———鲸鲨。
1975年生人的李枝田是地道的大连人,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即原大连水产学院,专业就是水产养殖。2004年起,他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工作5年,积累了宝贵又丰富的经验。2011年,他被公司指定支援烟台海昌鲸鲨馆,是当时馆里唯一一个养殖专家。这个瘦瘦高高,说话不紧不慢的大连汉子,就这么告别妻儿,在烟台一待3年。鲸鲨馆成海洋生物科普馆在鲸鲨馆最初的工作异常艰苦。动物们一批批从天南海北运到烟台,下了飞机或船,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投入到新的生存环境中。尤其鱼类的引进程序十分严格,多数时间是晚上从青岛下飞机,再用车运到烟台,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李枝田和水族部的同事就要寸步不离地在旁边守上两三个钟头,观察鱼类的游动情况、随时调整水温。那段时间,通宵不睡是经常的事。不过他说,建馆初期,像这样的工作状态,对每个老员工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李枝田最骄傲的事就是成功地为鲸鲨们在烟台安了一个家。世界上有条件饲养鲸鲨供观赏的,除了美国和日本,就只有中国烟台的海昌鲸鲨馆。
3年来,鲸鲨馆还屡建奇功,繁殖出50多头鲨鱼、7个品种的十几万只水母等海洋动物。2011年12月,开馆刚刚3个多月,鲸鲨馆就创造国内水族饲养史上之最,成功繁育出国内首个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护士鲨”。目前,共有52只白鳍鲨、2只护士鲨在这里诞生。
三年时间鲸鲨长出一米长在李枝田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最大的一条鲸鲨从刚来烟台时的4.6米,长到了现在的5.6米,是3个成年男子的总身高。它一天要吃下十几公斤南极鳞虾和饲养员精心切成一厘米见方大小块的鱼肉,是馆里最能吃的家伙。更重要的是,它的生活环境,是所有员工一起精心营造的。李枝田挂在嘴边的话是,养鲸鲨不仅需要养殖鱼类的经验,还需要机械、化学、光电等全方面的知识。游客们所见到的鲸鲨生活的清澈大鱼缸,里面的水是从渔人码头附近海域直接抽上来的海水。这些海水抽上来后要放置24小时,经过滤罐、蛋白分离器等把水里的脏东西排掉,再往池内循环。另外,他们还用一台蛋白分离器,对鲸鲨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再用臭氧机给鲸鲨水质进行消毒。鲸鲨池要求每100毫升不超过10个大肠杆菌,这个标准比饮用水的处理标准还要高。大池里的3000吨水,每天都在不停循环。3年时间,海昌鲸鲨馆一直与日本的鲸鲨养殖专业人员保持着联系,互通养殖心得。鲸鲨们也在这里安然生活着,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