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沟生态旅游景区
木兰沟胶东民居

农家小院农家饭
“门前的河里鱼儿戏水,山上的林中鸟鸣清脆,青瓦白墙的祖屋炊烟袅袅,邻家大婶的笑脸透着和善……这里的一切让我好像回到了时过境迁的老家。”从济南到蓬莱旅游的游客王选滨感慨道。目前,山东省蓬莱市已培育旅游专业村28个,种养殖专业村114个,“农家乐”“渔家乐”1200多户,年创造综合效益2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5700多元,同比增长24%。
随着五一小长假临近,在蓬莱,热闹的不止是马家沟村,连续三年“美丽乡村”创建,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今年已吸引超过30万游客前来感受“老家”的温馨和记忆,同比增长42%。
“垃圾不见了,街道干净了,村子就是一处大公园啊!” 小门家镇炉上村的吴伯美对村庄变化赞不绝口。让天更蓝、水更碧、村更美、宜人居,蓬莱从农村环境整治做起,连续两年开展“农村春冬大扫除”活动,发动干部群众全民参与,向沉积垃圾、脏乱河道、白色污染等农村环境顽疾宣战,累计清理积存垃圾15万吨。并投资5000万元在全市577个村居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保洁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蓬莱市投入近20亿元开展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平山河、黄水河生态修复、三年水系造林、卫生厕所改造等一批重点生态项目,形成了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农村生态体系。
蓬莱市注重“保留农村的样子”,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编制规划,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遗址进行原生态保护,共改造农房1.6万户、保护修缮村落遗址200多处,确定了大杆号、剪纸面塑等近百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重点传承。尊重农村历史文脉,又融入现代元素,让农村尽享现代化便利。该市着力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村,通路、通水、通网率均达100%,推动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向农村,规范了145所村居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新农合参保实现全覆盖。
“还没到五一,生意就提前火了,现在就已预订了20多桌,够我们全家忙活一阵子!”大辛店镇木兰沟村福源农家乐的黄家富说。像他这样一边种果园一边干农家乐的村里有20多户,一年增收两三万不在话下。同样依托村庄资源,刘家沟镇马家沟村融合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及葡萄酒产业,村民人均收入2万元;南王街道三包家村,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开心农场”,土地收益由每亩不足千元跃升至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