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初登州卫设立之后,蓬莱水城的军事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因防倭患,立帅府于此,水城亦被称为备倭城。水城的主要设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海港设施,包括防浪堤、水门、平浪台、码头等;二是防御性设施,包括城墙、炮台、敌台、水门、护城河、营房、指挥所等。这两部分设施构成了一个进退自如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
水城北面的水门之外海面开阔,无突出海面的屏障,来自东北方向的风浪对港湾冲击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水门外筑起一条南北长80米、宽15米、高2米的防浪堤。当年修筑刀鱼寨时,小海的东北岸便人为地被加宽、加高,建起了长100米、宽50米的石砌土台,称为平浪台。从北面滚滚而来的海浪在进入水门之前便受到防浪堤的阻挡,进入水门后,又与平浪台相抵,转折向西再向南,经过两次缓冲,流速大减。因此,尽管水门外波浪滔天,水门里的小海却水平如镜。
金元时期,平浪台上建起一座平浪宫,以祈神平浪。明万历年间,水门改作石砌之后,平浪台的平浪作用渐失,但却产生了另外一种意外作用,即军事上的保密作用,敌船要从水门外窥探小海内的情况,因平浪台的迎面而立,视线被全部遮住了。
水门原无闸门,清顺治戊戌年(1658),徐可先拜命登州,视察水门时,认为这里不设水闸,敌寇船只突犯,必仓促无策,水门便由“非通行之口”而成“揖贼之门”了。“水城有事,迫近郡城,敌得所凭,我失所恃”。这位地方行政长官极有见地,又十分果断地带头裁减俸禄,积极筹资,于1659年秋动工,1660年夏竣工,建成了包铁叶的木栅式水闸门。无事悬之,舟行无阻。有事则下之,防敌窜入。
水城的城墙原来只是沙堤,明洪武年间改为土城墙。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为加固城墙,在土墙上面砌以砖石,东、西、北三面各增设敌台三处,亦称箭台,形制不一。台顶仅有垛墙,而无敌楼。敌台是为防御敌人攻城而设,有伸向城内的台阶供守城者上下。水门的两个门垛间横一巨板,以通东西,称为“天桥”。水门东西另各建一座炮台,上置重型铁炮,封锁水门以外的海面,是防护水城的重要设施。
水城北城墙临丹崖山而建,崖高30米,崖上有1.4米的垛墙。西墙建于丘陵脊背,东墙和南墙因地势低洼建得较高,平均高度为7米。东墙长720米,西墙长850米,南墙长370米。墙底宽12米,顶宽8米。水城仅有两座城门,北为水门,下宽9.4米,上宽11.4米,高11.4米,供船只出入。南为振扬门,门洞宽3米,进深13.75米,高5.3米,供车马人之行。
明清两代,水城都驻扎水师,拥有战舰,防卫范围,东至荣成成山头,西至武定营大沽河,北至北隍城岛,长达1700里海疆,成为举足轻重的海防要塞。这一时期的水城,全部驻守军队,没有居民。小海以东的兵营称为东营,以西的兵营称为西营。直到清代咸丰年间,水城才开始有居民迁入,水城的军事地位也逐渐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