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海004号”在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海域投入运营。
日前,2023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公布,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渔港经济区上榜。目前,全国共公布2批试点,25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其中烟台市2处,数量居全国首位。
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由151个岛屿组成,是我国著名的“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深远海养殖在山东乃至全国位于前列:“长鲸1号”作为全国首座大型深海智能网箱,成为引领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的示范工程; “长渔1号”深远海智能化大网箱平台率先搭载了“5G”通讯基站,成为全国首个示范应用5G技术的海洋牧场平台;国内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1号”,实现深远海鲍鱼等海珍品的规模化、集成化养殖,为装备化海珍品养殖开创了新的发展格局。经海系列网箱的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的空白,标志着长岛海洋产业正式走向智能化新时代。
长岛创建了全国首个海上3A级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渔俗文化、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在北方有典型代表性和影响力。通过渔港经济区的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达到依港兴业、以业富民、乡村振兴。
据悉,长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主要遵循“依港养港、依港拓渔、依港管渔、依港兴业、依港兴城”的发展思路。
立足长岛各渔港现状,以完善渔港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港防灾减灾水平,满足渔船安全避风和休渔期停泊需要,保障渔业健康发展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依托渔港带动水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等的发展。通过渔港经济区的建设,降低近海养殖强度,有序向外海、深远海转移,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渔船—渔港—渔业”综合管控为核心,全面深化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利用现代工程、装备、5G、AI等现代科技提升渔港经济区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推动渔港经济区信息化建设,促进渔业管理科学、高效,实现“依港管船、依港管人、依港管渔”的目标。
在现有良好的渔业基础上,做强渔业捕捞、养殖等第一产业,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水产品加工贸易、冷链物流等渔业二、三产业,结合长岛海岛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滨海休闲度假、休闲渔业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延伸渔业产业链条,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通盘考虑各种资源要素,系统性开发渔港水陆域区块和高附加值产业,带动加工贸易、冷链物流、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发展,实现依港兴城、港城融合、港区一体化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设施完备、服务完善、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渔港经济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渔港经济区产业结构基本完整,二、三产业发展初步形成规模,渔港经济区水产品产量5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约1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