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中国航运版图,目光聚焦渤海湾,隔海相望的烟台和大连之间,一艘艘装载货物和旅客的现代化船舶往返穿梭、井然有序,为复工复产、经济复苏激荡活力。
看着眼前的一切,航线的一端,有一个人十分欣慰。这位60岁的汉子,已为这条航线奋斗了30多年。
在他掌舵下,山东省航运公司中原本规模最小、底子最差的烟台海运公司,在不到10年间总资产就翻了几十倍。如今,他领航的渤海轮渡,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一跃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综合运输能力最强的客滚运输标杆,占据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超6成份额,实现收入、利润连续11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他,就是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海轮渡)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海难救援的刻骨铭心,创新突破的敢闯敢试,狠抓安全的矢志不渝,关爱职工的深深情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时光标签投影在这位山东汉子身上,茫茫渤海湾映照出了璀璨亮光。
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环海路,坐落着一幢6层小楼,楼顶“渤海明珠”等9艘“珠”字号船名字样引人注目。这里是渤海轮渡所在地,也是于新建航运事业的起点。
出身贫寒的于新建,在求学期间得到了党组织的帮助,也从骨子里对党满怀感恩之心。1989年,28岁的于新建担任烟台市航务管理处处长,成为当时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也是烟台市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仕途前景光明。
彼时的烟台海运公司,濒临倒闭困局,员工怨声载道。于新建服从组织的安排,调任烟台海运公司总经理。当时,北方还没有下海经商的氛围,不少朋友听说后为之一惊。也正是从那时起,于新建与客滚运输结下了不解之缘。
协调多方,终于打开办公楼对外的大门,让气象焕然一新;以身作则,扭转班子成员不团结的局势;带头干事,重振员工精气神……于新建推出了一项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仿佛星星之火,重新燃起了干部职工的创业激情。不到10年,烟台海运公司变成了山东省航运业最大最强的公司,船舶总吨位达到了20万,公司资产翻了几十倍。1998年,于新建调任山东航运集团副总经理。
就在事业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场震惊全国的海难发生了。1999年11月24日,山东航运集团所属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大舜”轮滚装船发生翻沉,280余人遇难,造成巨大损失和极坏社会影响。
“海难给我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于新建率航运集团工作小组,全力以赴统筹开展现场搜救和善后工作,也再次扛起了复兴渤海湾客滚运输的重任。
为消除“11·24”海难事故的不良影响,在于新建积极推动和建议下,2001年,山东省政府和交通部同意由渤海轮渡的前身、成立于1998年的山东渤海轮渡有限公司,收购兼并了原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已负债2亿多元、濒临倒闭破产的公司,办公地点也从蓬莱搬到了烟台。
然而,当时的渤海轮渡还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发展局面内外交困。外部,海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谈船色变,宁可从公路绕行1000多公里,也不愿再乘船过海;内部,公司背负的包袱沉重,船舶设备老旧,职工缺乏发展信心,可谓人心涣散。
如何重树信心、重振客滚运输行业,成为一道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考题。经过一番审视,于新建为时任渤海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展力提供了一个思路:必须根据渤海湾气象海况的特点和规律想方设法更新扩大运力!
“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行业惯例面前,一些客滚运输企业一度踟蹰不前。“‘11·24’海难后,各大银行把轮渡列为重大风险项目,都收紧了对这个行业的投资,贷款买船困难重重。”展力对当时的举步维艰记忆犹新,尽管渤海轮渡早已经递交了增加运力的申请,也多次到国外就购买欧洲大型客滚船舶“渤海明珠”轮达成了初步意向,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的变高,办理审批手续变得异常艰难。
不光是外界压力,公司内部也有反对之声。有人质疑:“没有人坐船,我们却要买艘拉一百五六十辆车的船,难不成回来拉海水啊?”更有甚者直接在职代会上吆喝:“买了3条船都赔钱,还去买船,再亏损怎么办?”很长一段时间,公司不少职工对买船持消极心态。
掌舵者意志坚定。“渤海湾是黄金航道,烟台到大连海上距离89海里。它的腹地比较大,往北到东北三省、内蒙古,往南一直到海南,涉及十几个省份,是我们国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物流最活跃的地区。轮渡就是水上高速公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只要做好安全保障,就一定有市场。”基于对市场的深刻分析,于新建对客滚运输发展的信心自始至终从未动摇过。
图 | 渤海轮渡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架起“海上金桥”,是沈海高速公路的海上连接段
图 | 隔海相望的烟台和大连陆路距离约为1500公里,与此相比,渤海轮渡航线优势明显
行政审批难,于新建努力奔走协调,与部省主管部门沟通二十几次后拿到了批文,顺利购进“渤海明珠”轮。车辆舱前后双向开门、客舱载运量大、船舶航行平稳、抗风性强……2002年9月,“渤海明珠”轮运营后,品牌效应瞬间打响,时常一票难寻,利润持续增长。许多旅客宁可排队等着,也要一睹大船的“芳容”。
“渤海明珠”轮的成功,让渤海轮渡人意识到:单靠那些从外国进口的二手船永远无法摆脱事故频发、效益低下的困境。渤海轮渡领导班子果断决定:更新运输工具,淘汰老旧船,振兴渤海湾客滚运输业!
“快刀斩乱麻”,渤海轮渡先后提前淘汰了“华鲁”轮等10艘老旧二手客滚船,盘活资产近2亿元,运力结构实现全面优化升级。
2005年,47岁的于新建又一次来到人生十字路口。
这一年,渤海轮渡在烟台市政府主导下进行改制,出让公司股权。国有独资特大型渔业公司辽渔集团,受让了渤海轮渡部分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不甘心。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你不能说事故发生后就不干了。关键是怎么干,怎么搞好安全。”于新建放弃了原本可以去省直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机会,选择来到“体制外”,带着重振山东客滚行业雄风的使命和责任,担任新组建后的渤海轮渡党委书记、总经理,并一直在这条航线上潜心耕耘至今。
上任后,于新建作出了以“渤海明珠”轮为母本自行设计、建造客滚船的决策。
没有现成的设计图纸,尚不清楚详细的舾装工艺,缺乏客滚船的建造经验……建造我国自己的大型客滚船,这在当时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于新建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他就要带领渤海轮渡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5年,在于新建的带领下,渤海轮渡斥资5亿元,与船舶设计院、造船厂共同设计建造两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豪华客滚船“渤海金珠”轮、“渤海银珠”轮。
那时,我国还没有设计、建造150米以上客滚船的经验。于新建将具有一定造船技术管理经验的人员集中在一起,成立了造船办公室,根据渤海湾海况特点,与船舶设计院一起设计,与造船厂一起边摸索、边建造。从船舶设计、图纸规划到中期内部装潢,每一个细节,于新建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硬是啃下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这块“硬骨头”。
“我常跟于总一起出差,在机场、饭店,他看到好的装修、色彩搭配以及新的材料,就会和我们商量,能不能也用在新造船上,不断改善船舶条件。到现在,他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渤海轮渡副总经理贾明洋说。
“渤海金珠”轮、“渤海银珠”轮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过150米船长的大型客滚船,填补了国内设计制造技术的多项空白。
造船“试水”成功,公司上下备受鼓舞。欣喜之余,于新建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他带领公司先后又斥资40多亿元建造了10艘更高级别的客滚船。至年内“中华复兴”轮、“中华富强”轮投入营运后,10艘新型豪华客滚船全部投入营运,实现了公司客滚船舶的全面升级。
奋楫者永不停歇。2011年,于新建带领渤海轮渡开始了上市之旅。
上市过程如大海行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渤海轮渡首次申请上市未获通过,这给于新建带来了极大压力。“困难面前,于总没有退缩,而是鼓励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一一快速解决。”渤海轮渡财务总监薛锋对于新建的努力十分钦佩。
那是一段忙碌又紧张的日子。于新建常常一个月出差20多天,周日飞北京,周一办完手续再赶回烟台;上市手续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多,一份文件有时需要盖30多个章,于新建就一个一个部门地跑。
2012年9月6日,渤海轮渡克服种种困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航运企业。当日,渤海轮渡公开发行11亿余元股票,为公司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筹资渠道,也实现了几代渤海轮渡人的梦想。
带领庞大“客滚军团”,如何行稳致远?于新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抢占市场主动权。
2014年,渤海轮渡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从欧洲购买的国际豪华邮轮——“中华泰山”轮,成为国内首艘全资、自主经营管理的豪华邮轮。
同一年,看准了不断增长的中韩贸易运输需求,渤海轮渡适时提出“冲出渤海湾,走向亚洲”的发展战略,出资与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韩国HANARO海运(株)成立合资公司,开通了烟台至韩国平泽航线,并专门为中韩国际航线打造了世界最大客箱船“海蓝鲸”轮。
渤海轮渡还积极谋划拓展产业链,出资2亿元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实现“以融促产、以产带融”的良性互动局面;成立燃油供应公司,实现了保运力降成本的目标;与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创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营模式。
今年3月27日,渤海轮渡出资3.38亿元全资收购山东浩洋投资有限公司,并通过山东浩洋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收购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2/3的股份。
同时,渤海轮渡还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始终把打造部队远程战略投送保障“航母”作为目标,扛起海上运输投送使命担当。新建造有7艘大型客滚船贯彻国防要求项目,不计成本地追加投资6300万余元对新建造船舶进行项目加装、加固、改造,以满足部队海上运输投送需求。“给钱干,不给钱我们也干,国防需要我们就干。”于新建坚定地说。近5年来,渤海轮渡参加了军运40多次,累计运送官兵近3万人次、运送装备4000多台,为部队节省大量经费。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国防需要双丰收、双成功。
“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是渤海轮渡的传家宝。”于新建常常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20余年间,他以振兴客滚运输行业为己任,团结带领全体渤海轮渡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
经过不懈努力,渤海轮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拥有船舶客位由340个增长到1.6万个,载客能力增长46倍;船舶车道线由240米增长到2.4万米,运车能力增长99倍。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达54亿元,净资产达36亿元,资产负债率34%。公司收入、利润、车客市场占有率、上缴税金等主要经营指标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变化的是持续向好的经营效益,不变的是对安全生产的敬畏之心。
“如果没有安全,那么一切努力都是零。”2005年,刚刚担任总经理,于新建就组织管理层全体人员,来到“11·24”海难事故中“大舜”轮沉没水域附近的海滩上,祭奠死者,告慰亡灵,警示员工。
这些年来,安全始终是于新建坚守的红线、底线。“很多时候,一大早在码头上就能看到于总的身影。刮风了,他要去看看,降温了,他也担心。只有亲力亲为,在现场问问看看,他才放心。”采访过程中,渤海轮渡公司很多职工都不约而同地说起于新建的这个习惯。
失眠是于新建多年高度紧张工作落下的毛病,但是不管多忙、多困、多累,只要不出差他每天早晨8时准会出现在企业每日安全生产调度会上。有的员工笑言:“除了大年初一,我们一天懒觉都没有睡过。”而每年正月初一,于新建也会登上船舶,慰问坚守一线的员工。这种生活,他已过了整整21年。
6级风以上天气向总经理报告,公司领导带领中层干部24小时值班,半月一次随船检查安全隐患,层层签订的“安全责任状”,以“安全五防”和“治安五防”为工作重点,严把“十二关”……在于新建的带领下,渤海轮渡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提升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理念实现了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的转变。
公司效益一天天变好,但对于安全于新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安全工作,每个人都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决不能有丝毫松懈。”每次开会,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
“安全你我的生命、安全企业的生命。”以史为鉴,从海难中汲取的教训转化为渤海轮渡的安全基因,融入了全体员工的血液之中,也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图 | 船舶的运载能力、舒适性、技术和安全性均处于领先水平
21年间,渤海轮渡未发生等级安全事故和重大治安案件,连续10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安全诚信公司”。2013年,渤海轮渡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通过了交通运输部验收,成为全国交通客运首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目前,渤海轮渡已实现安全生产6000多天。
“于大大,您最近身体好吗?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如父亲般写信关心我,勉励我。正是因于大大您的资助和支持,才使我衣食无忧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去。您在精神世界为我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那些谆谆教导让我受益匪浅……”2012年2月,刚刚过完春节的于新建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写信的,是“11·24”海难中一名殉职员工的儿子。如今,这位小伙子已经顺利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
职工过得好不好,始终是于新建心头挂念的大事。职工生病,他亲自联系医院。为了缓解职工看病困难,他率先捐款,倡议设立“爱心帮困基金”。“在渤海轮渡决不允许出现员工有病看不起、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是于新建坚持的又一条底线。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工的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企业和谐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他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维护好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增进职工对企业发展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连续12年调增职工岗位工资,年均增幅达8%;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由3%提高至最高限额12%;建立企业年金制,除依法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外,还为职工购买了家庭财产综合保险、意外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2018年,渤海轮渡首创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计划模式,实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行动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提升生产经营效率。255名高管和船舶技术骨干参与本次员工综合持股计划,参与认购率达97.33%,共募集资金1.92亿元,人均出资超过75万元。
在企业员工眼中,于新建就像是一位既严厉又可亲的大班长。他尊重每一名职工,为他们职场道路提供公平有序、宽松舒畅的平台和环境;他生活简朴没有“架子”,每次出差都与下属一同住标准间,只想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在渤海轮渡,他教育职工为客户服务,又把自已当成职工的服务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九万里风鹏正举”。如今,于新建带领的渤海轮渡,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客滚运输企业、力争跻身国际知名航运企业的目标。渤海轮渡干部职工将聚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船队、掌握国际一流的技术、构建国际一流的管理、提供国际一流的服务,做大做强客滚运输主业,努力在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中展现客滚运输企业的作为。
2007年 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2011年 被授予“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 被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授予“经济发展功勋个人”称号
2018年 被烟台市授予“关爱职工企业家”称号;被山东省授予“安康杯”竞赛“安康企业家”称号;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授予“全国国防动员先进个人”称号,是山东省唯一入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