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人:山东趣玩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9-28 点击:278次 |
|
|
|
蓬莱阁,仙境之美称。久久以来,蓬莱阁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只因“八仙过海”的传说,蓬莱阁让我向往已久,但却不曾想强求前往,只相信我与蓬莱阁有个约会,有缘总能一见。
我耐心的等待,在我参加工作28年整时有一个活动要去蓬莱——机会终于来了。虽时值冬日,我也感到十分欣喜:“蓬莱阁,我说什么来嗻!”
乘坐大巴急切切地奔往蓬莱。在临海处走下大巴,顺海岸望去,突入渤海的丹崖绝壁上,成虎踞之势高低错落的楼亭殿阁建筑群,就是我多少年来早已把模样印在心中的蓬莱阁。
可是,山上的树丛绿色不足,绝壁下的丹崖也不那么鲜艳,空中缺少白云,海面也过于平静,寒风中的蓬莱阁略显萧瑟冷清,却不见那仙境何在。
难道是因为“八仙”走了?
来看蓬莱阁,我最先想知道的是“八仙”为什么要过海?从哪里过的海?去了哪里?
导游告诉我,“八仙”过海是为了给王母娘娘过寿。去的地方是渤海里的长岛,因为王母娘娘在长岛上过生日,八仙在蓬莱阁喝酒,而后各显神通过的海。还有人说,“八仙”过海后“七仙”去了日本,只有何仙姑当时喝醉了酒就留在了长岛继续修炼。据说有雕像为证。
至于“八仙”去了哪里,过海做什么,我认为这对蓬莱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八仙”是从蓬莱阁过的海,这则说明了蓬莱阁的仙气儿。
丹崖绝壁是座山,山并不算高,蓬莱阁如此久负盛名难道正应了那句:“山
不在高有仙则有名”?
“八仙过海”只是个传说,即使真有“八仙”,也已到海那边不知多少年了,那么蓬莱阁为什么至今还被称为仙境呢?
跟随导游的引领,我走向蓬莱阁,并试图找到仙境的感觉。
沿丹崖绝壁向南,有一道依山势构筑的城墙,墙体虽不高,却彰显规模。墙外有水,与海相连。此乃水城,水城上有一座木桥。走上木桥,我以为已进入蓬莱阁之门。然而,蓬莱阁之门尚掩映在树丛中。
在蓬莱阁门前,导游说,迈进大门就步入了仙境。我抬起脚步谨慎的落下,仍未感到仙境之所在。
自南向北依山势而上,掩映在丛林中的楼亭殿阁建筑群气势雄伟壮观,让人心旷神怡。
“蓬莱阁”是丹崖山上六大单体建筑的统称,始建于宋嘉佑年间。主体建筑蓬莱阁,同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武昌黄鹤楼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坐落于丹崖极顶,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阁前松柏苍翠,青绿之中隐隐现出丹墙碧瓦。阁之附近存留历代文人雅士题刻,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阁上名人匾额楹联众多,而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的“蓬莱阁”巨匾更著名。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在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仓劲有力的大字。
蓬莱阁下有座桥,名曰“仙人桥”,传说是“八仙”过海的地方。而蓬莱阁内“八仙”醉酒的蜡像栩栩如生,似乎酒香四溢,好象“八仙”还在,让我稍有仙境之感。
其实,蓬莱阁有十景,景景似仙境。如“仙阁凌空”说:蓬莱阁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粱,直欲乘风飞去。游人居身阁上,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又如“渔梁歌钓”说:蓬莱阁下的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表,如翘如跃,名曰渔梁。时有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一派恬淡情韵,大似桃花源中世界。
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更有“海市蜃楼”奇异景观: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
蓬莱阁古来即有“仙境”之称。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都到过蓬莱。蓬莱阁历来是道教炼士修真之境,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
但蓬莱阁仙境并不是天天在时时有,观其仙境者十之有一二,且多在春夏之季。如此说来,我来看蓬莱阁是时令不对。
还是导游说得对,进入蓬莱阁之门就步入了仙境。我早已在仙境之中,只是我不觉而已。
丹崖山上向南望清晰可见蓬莱城,走出蓬莱阁,便又回到了人间。回头再看蓬莱阁依然显得清瑟。我想,这也许正是冬季蓬莱阁的常规之态吧。
蓬莱阁,虽有仙境之称,毕竟还是人间。今与我一见,虽然没有看到最美的一面,但我相信,后会有期。
再会吧,蓬莱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