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又称庙岛群岛)的地理位置险要,岛屿分布独特。它岛链式地纵向排列在山东与辽东半岛之间,切割式地把黄海与渤海劈在东西两侧。在105千米的渤海海峡上,占据五分之三的海面,自然成为海上的“丝绸之路”,南北漕运的枢纽和千舟百舸的“加油站”。长岛人的先祖,进岛定居始自明朝天启年间,盛于清代顺治、康乾年间。从此,先辈的双脚从平稳的陆地移到风浪不平的岛上,从开荒种地、赶海钓鱼到近海打鱼、远海捕捞;从朝出夜归的家门渔场,到两海三湾随渔作业。数百年来,成功与失败兼有,生还与死亡并存。面对海上的风险,人们知难而进,前仆后继。然而,在肆虐的自然灾害面前,闯海人显得弱小而又无奈。渔家坚信,神,意味着无限。于是,妈祖精神,成为人们心中无可战胜的精神支柱。
早自宋代宣和年间,妈祖信仰从福建莆田传入北方。至清代末期,海神妈祖从岛上诸路神仙中脱颖而出,以至成为官方封赏、黎民拥戴的“完神”。从此,长山列岛以“神”与“庙”著称,以“庙岛群岛”为名嵌入版图,妈祖文化在北方发扬光大,四海闻名。
历史上,长岛的庙宇多达120座。海神、山神、财神、药神云集,龙王庙、关帝庙、土地庙、王母庙众多。龙王庙神威最高,凡村皆有。然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虽说龙王能统领水族,镇海安疆,却非严于律已,为民表率。他时常兴风作浪,翻江倒海,他教子无方,怂恿海怪。对比以“善”为本,以“救”为任的海神妈祖,龙王终于在民意中“落选”,从此,妈祖精神在渔家深入人心。
归来文化与妈祖文化互惠共荣
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面对奈何不了的自然灾害,海岛人形成一种世世代代追寻的理念———平安与发财。它成为生活质量的标准,成为向神灵祈求的口头禅。男人离家出海,全家老幼朝思暮想着亲人能平平安安地归来。即使摊上了风,遇到了险,空船而归,只要人船安全无事,渔家是知足的,因为有人有船就有财。
渔家造渔船,要集几代人的财力。自动工始,船底埋太平钱,直到太平舱、太平斧、太平锚、太平舵杆都齐全。每当主要工序完成,或渔船下海,或满载归来,都燃放鞭炮,犒劳工匠,祭拜娘娘。在长期的上行下效、潜移默化中,人们把“出海一人饱,归来全家饱”的理念,悟得透透的。只要平安归来,丰收归来,老人喜的是安全,妻子乐的是团圆,孩子盼的是吃好饭。长岛的渔俗文化是归来文化。那座怀抱婴儿立在岩顶的望夫礁,恰是长岛人盼归的写照。
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渔家形成了团结互济的风习。在岛上,一家盖房,百家动手,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已成为共同遵守的道德俗成。“见死不救,下辈绝后”的渔德,“陆上十个人,船上一条心”的渔风,恰是归来文化中的强音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岛渔民号子,是令“多心眼”想到一起,“八股绳”拧到一块的渔家赞歌,是长岛归来文化的基因,成为妈祖文化传承的沃土。
渔家在生产实践中,躲过了风险,战胜了死神,坚信有娘娘荫护。善,是妈祖精神的精髓;救,系妈祖美德的本能。妈祖文化的传入,形成了神仙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嫁接,南方与北方文化的交融。渔家在风雨交加之夜,竟见到了娘娘赐予指航明灯,从而点燃了希望,充实了力量,摆脱险境,平安归来,这样的信仰,使得归来文化与妈祖文化在互惠共荣中得到了提升。
妈祖文化精神闪耀在新时代
风帆时代已远去,妈祖精神愈加深入人心。妈祖文化的潜力,如雨滋田,润物无声。在“二·二二”特大海难中,长岛渔家冒死救起81位遇险者,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救助之最。岸上接力救助,更为动人。各村妇女,往家“抢”难民,用热炕、热饭和热情为素不相识、死里逃生的人打造家的温暖。他们的善举与美德,让生还的旅客感受到人间真情。大难中施以大救、大爱的妈祖文化,已渗到渔家的骨髓里,溶进渔民的血液中。
无论救助或是被救助,妈祖文化彰扬的大爱,在渔家不断传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长岛渔民先后救助的大桩海难达17次,有19只渔商船脱险,350人得救。妈祖信仰传入庙岛虽近千年,在机械取代风帆的今天,妈祖文化的精神依然闪光。
作者/刘文权
|